由常规题型的改造组合揣摩高考物理题.doc

由常规题型的改造组合揣摩高考物理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常规题型的改造组合揣摩高考物理题 江西省新余四中 钟俊敏 (338031) 高考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要有利于中学基础教学,而最终以一定的试题来实现。它要考察学生五种能力,这就对命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常规题的改造组合符合高考的双重目标。仔细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特别是物理计算题,几乎每年都有常规型题改造、组合的身影!这对于指导中学教学,特别是指导高考复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常规题 常规题,就是指在中学物理教学(含各种资料、教材)中经常出现的题目,又称经典题。它之所以被各种教学资料收入,就因为它能较好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情况,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学物理教学的双重目标。常规题型在各类教学资料中经常露面,有些题目甚至考生人人皆知,当然不能直接用作高考题。但有些目的考查功能很强,它的价值和思想光芒无法阻挡。故对它进行改造、变通和组合,既必要也可行。这样既有利于引导中学物理教学,也避免了偏题、怪题和难题的出现,又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自然就成了部分高考物理题的原型,或者再创作的源泉。 二、改造组合举例 例题一、(摘自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出版、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编写的《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第35页)如图1示,在半径为R的园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是B,P、M、N三点均匀地分布在园周上,有三对电压为U、相距为d的平行板,它们分别在这三点与园相切,而且在相切处极板留缝隙。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量为q的粒子,从Q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恰能回到Q点(不计重力)。则:(1)、粒子的路经如何?在上标出极板的正负。(2)、电压U和磁感应强度B间应满足什么关系?(3)、粒子从Q出发又回到Q点,需要多长时间? 考题一(2000年全国统考物理Ⅰ卷第21题):如图2示,两个共轴的圆筒金属电极,外电极接地,其上均匀分布着平行于轴线的四个狭缝a、b、c和d,外筒的外半径为r0.在园筒之外的足够大的区域中有平行于轴线方向的均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两电极间加上电压,使两园筒之间的区域内有沿半径向外的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紧靠内筒且正对狭缝a的S点出发,初速度为零。如果粒子经过一段时间运动之后恰好又回到S点,则两电极之间的电压U应该为多少?(不计重力同,整个装置在真中)。 可见,考题一和例题一无论是所考查的知识点,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以及能力要求、包括题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少考生和物理教师认为考题一是从例题一改造和变通而来的。 例题二:(摘自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李国宇等主编的《高中物理全能专题训练》第155页第6题)两根长为L的细线下端各悬挂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A、B(如图3)。A、B的带电量分别为+q和-q,今加上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使连接A、B的线(长为L)拉直,并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试问当E的大小为多大时,才能使其呈现这种平衡状态? 例题三:用轻质绳把两面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4示,今对小球a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0的恒力,并对小球b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的300的同样大小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图4中的( ) 考题二(2002年全国理综Ⅰ卷第30题):有三根长度皆为L=1.00m的不可的绝缘轻线线,其中两根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分别拴有质量均为m=1.00×10-2kg的带电小球A和B,它们的电量分别为-q和+q,q=1.00×10-7C。A、B之间用第三根线连接起来。空间存在大小为E=1.00×106N/C的匀强电场,场强的方向水平向右,平衡时A、B球的位置(如图5示)。现将O、B之间的线烧断,由于重力作用,A、B球最后会达到新的平衡位置(如图6示)。求最后两球的机械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与烧断前相比改变了多少?(不计两带电小球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 显然,考题二是由例题二和例题三组合而成的。尽管设问的角度改变了,考查的内容加深了。但题目陈现的知识点、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几乎相同。例三本身就是1990年全国卷的物理高考题,也就成了后几年各类资料的常见题。重点知识和好的题目也会重复考查和出现。 例四:(车扶容主编,龙门出书局出版的《走向清华北大·同步导读》高一物理试验本第153页55题):如图7示,劲度为k1的轻弹簧两面端分别与质量为m1、m2的物块1、2拴接,劲度为k2的轻弹簧上端与物块2拴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m1缓慢地竖直向上提,直到下面的弹簧的下端刚要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物块1上升的距离是多少?物块2上升的距离是多少? 考题三:(2005年全国理综Ⅰ卷第25题)如图8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