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肾 脏 病 学(总论).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mmunofluorescence electron microscope 复习题 肾性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血尿的定义是什么和如何进行血尿的鉴别? 蛋白尿的定义是什么,可分哪几个类型? 蛋白尿检查方法 尿液试纸测定 24h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电泳(尿蛋白成份分析) 肾小球滤过屏障 孔径屏障: 内皮裂隙和基底膜 电荷屏障:内皮细胞,基底膜,上皮细胞表面富含氨基多糖和唾涎酸,负电势. 肾小球滤过膜 毛细血管内皮窗 基底膜 足细胞足突间隙 滤过膜的屏障作用 机械屏障 电荷屏障 - + - - - - - - + + + + + + + + 蛋白尿类型 肾小球性蛋白尿:白蛋白 肾小管性蛋白尿: β2微球蛋白、溶菌酶 溢出性蛋白尿:M蛋白 功能性蛋白尿 血尿 (Hematuria) 中段尿离心后,尿RBC3/HP 血尿可呈持续性,间断性,一过性 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 血尿原因 肾及尿路疾病 全身性疾病 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血尿来源鉴别 新鲜尿沉渣RBC相差显微镜 尿RBC容积分布曲线 影像学检查 B超 IVP CT 核磁共振 肾血管造影 ECT 肾功能测定 血cr Ccr ECT测定GFR GFR∝Cr-1 Cr 不是反映肾功能下降的敏感指标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意义 明确病理类型 判断预后 目前疾病状态 指导治疗 Location inferior pole of kidney to sterilize draped local anesthesia To make a small incision 肾 脏 病 学(总论) Each year World kidney Day will be held on the second Thursday of March, beginning with Thursday March 9, 2006. World Kidney Day ! 主题:防止防治老年慢性肾病 背景 全球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透析人数不断增加:1990年为42.6万,2000年为106.5万,预计2010年将达到200余万人。 从全世界的总体情况来看,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正面临严峻挑战。 主要表现:三高: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 率高和死亡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和合并 心血管疾病认知率低 慢性肾脏病患者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一,即超过5亿人,其中大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总论 肾脏解剖和生理功能 肾脏疾病的症状 肾脏疾病的检查及意义 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防治原则 泌尿系统解剖 ????????????? 肾小囊 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 基底膜 球旁器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脏生理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 维持水电介质平衡 调节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肾小球滤过功能:形成原尿,180L/天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形成终尿,1.5L/天 肾脏内分泌功能 肾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1,25-二羟维生素D3 肾 素 主要在肾小球旁器即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球旁细胞中合成和贮存的. 入球小动脉压力变化是影响肾素分泌的主要因素,其它包括致密斑,交感机制和体液机制.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EPO为分子量30000-34000的单链糖蛋白 靠近近端肾小管部分的成纤维细胞是产生EPO的最主要细胞 刺激EPO产生主要原因:氧分压下降,血氧含量下降,血红蛋白氧结合能力异常升高 EPO通过作用于未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的EPO受体起作用 维生素D 机体对维生素D代谢调节主要位于肝脏25-羟化和肾脏1α-羟化二个关键酶促步骤 钙磷代谢的改变是引起1,25-(OH)2D3合成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是1α-羟化 维生素D受体(VDR)分布泛,1,25(OH)2D3是调节VDR合成及活性的主要物质 生理功能 1)肠道作用2)骨骼作用3)甲状旁腺作用 肾脏病常见症状和辅助检查 水肿 (Edema) 发病机制 1.肾炎性水肿:球-管失衡,血容量增多,从颜面开始 2.肾病性水肿:血浆胶渗压降低,血容量下降,从下肢开始 诊断 隐性水肿(体重增加3Kg), 轻度水肿(5Kg) 重度水肿(5Kg) 高血压 (Hypertension) 发生机制 1.水钠潴留 2.肾素分泌增加 3.肾内降压物质减少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