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与药理基础知识点.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兽医病理与药理》基础知识点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田应华 一、解释 1.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的目的,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2.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范围,抗菌谱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的依据。 3.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伴随治疗作用的同时,出现与治疗的目的无关或有害的作用。 4.贫血: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总容量或单位容量血液内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 5.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在多次接触药物后逐渐下降或完全消失。 6.副作用:在用药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为药物所固有,选择性作用低的表现。 7.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8.交叉耐药性:在某一微生物对某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有时对同类的其它抗菌药也产生耐药性。 9.防腐消毒药:防腐药为抑制病原体生长的药物;消毒药为杀灭病原体的药物。 10.肝肠循环:有些药物由胆汁排出进入肠道后,经水解或解离,再吸收进入血循环,称为肝肠循环。肝肠循环的药物往往具有持效时间长的特点。 11.生物转化:药物在动物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也称药物代谢。 12.拮抗作用:两药配伍(联合用药)使药效小于各药单用的效应之和。 13.广谱抗菌药:是指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及某些原虫如阿米巴原虫、球虫等多数病原体都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药。 14.对症治疗: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也称治标。如用解热镇痛药所消除机体发热之症状。 15.对因治疗:也称治本,用药的目的在于消除发病的原因,去除疾病的根源。如抗菌药物杀灭或抑制病原体。 16.兽药:用于治疗、预防、诊断动物疾病或用于促进动物生长及生产的物质。 17.兴奋药:主要引起动物机体活动增强的药物。 18.制剂:为了便于使用、贮存或运输,将药物加工、制成一定形态、规格和型号而有效成分不变的制品的过程。 19.驱虫药:又称抗寄生虫药,指能杀灭或抑制、或驱除畜禽体内外寄生虫的一类药物。 20.吸收作用: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循环后,分布至全身各有关器官、组织而发挥作用,也称全身作用。 21.药物: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22.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学基础学科。 23.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 24.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5.局部作用:吸收进入血液前在用药局部的作用。 26.吸收作用: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 27.选择性: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弱、甚至对相邻的细胞也不产生影响的特性。 28.痛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尿酸和尿酸盐在某些组织沉着的疾病叫痛风。。 29.卡他性炎:粘膜或浆膜表层轻微的急性渗出性炎,叫卡他性炎。。 30.脱水: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丢失就称为脱水。 31.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已经造成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永久损害的不良反应。 32.生理性坏死:在生理情况下,机体不断地有一定数量的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亦有细胞新生而补充。这是正常的新陈代谢规律。 33.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4.首过效应:内服药物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可被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称为首过效应又称首过消除。 35.分布:是指药物从全身血循环系统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36.转化:指药物在体内多种药物代谢酶(尤其肝药酶)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37.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其次胆道。 38.配伍禁忌:即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时,可能出现药物的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产生诸如混浊、沉淀、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成为配伍禁忌。 39.联合用药:临床上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称为联合用药。 40.血药浓度:一般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是体内药物浓度的重要指标。 41.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 42.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等于它们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43.耐受性:某些个体对某些药物敏感性特别低,应用一般治疗剂量不出现药理效应,甚至中毒剂量也不出现中毒反应。 44.病理学:运用现代医学手段,研究患病机体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45.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矛盾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动物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4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