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播种、学习指南 大豆播种电子教材.docx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播种、学习指南 大豆播种电子教材.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教学单元三:大豆播种 能依据当地的气温变化,选择适宜的大豆播种期; 能够采用正确计算大豆播种量; 能够针对大豆精量播种机具进行播种量、播肥量调试,并达到试播状态; 能够熟练操作大豆播种机械进行田间播种作业,田间播种质量达到良好以上标准。 能正确的识别可选用的除草剂类型,了解各类型除草剂的特性及使用方法; 能准确计算用药量;能正确进行喷施; 能够熟练操作喷药机械进行田间施药作业,施药质量达到良好以上标准; 能独立制定符合要求的工作计划。 一、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一)作物产量的概念 作物产量包括两个概念,一是生物产量,二是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质的总量,即整个植株(一般不包括根系)总干物质的收获量。在组成作物驱体和全部干物质中,有机物质占90%~95%,矿物质占5%~10%。因此,有机物质的生产和积累是形成作物产量的物质基础。经济产量,是指因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如禾谷类、豆类作物的子实,薯类作物的块茎,棉花种子的纤维,麻类的韧皮纤维,糖用甜菜的块根,烟草的叶片等。 作物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但生物产量中有多少干物质能转化为经济产量,要看转化效率。将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经济系数,也就是该作物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百分比,又称为收获指数。 经济产量 经济产量 生物产量 经济系数 = 经济系数越高,说明对有机物的利用越经济。各类作物经济系数不同,但在正常条件下是比较稳定的。如薯类作物,以营养器官作为主要收获产品,形成主产品的过程比较简单,经济系数常较高,为70%~85%。谷类作物、豆类作物、油菜等以生殖器官的果实作为主要的收获产品,其经济产量形成要经过性器官的分化发育、开花、结实、成熟等过程,有机物质要经过复杂的运转,因而经济系数稍低,大豆30%左右,水稻为50%左右,小麦为30%~40%,玉米为25%~40%,油菜28%左右。其中由于大豆、油菜其产品含蛋白质、脂肪较多,在形成过程中必须由碳水化合物进一步转化,需要能量较多,其经济系数较禾谷类作物为低。 (二)提高生物产量是获得高产的基础 作物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三者关系十分密切。一般经济系数相对稳定,因而生物产量越高,经济产量也越高,所以,提高生物产量是获缉高产的基础。 作物生长发育前期,即营养生长阶段,光合产物大部分用于营养器官的形成,到生长发育后期,作物转入生殖生长以后,光合产物大部分用于生殖器官形成,最终形成产量。因此,生育后期光合作用的产物对经济产量的形成关系重大。作物高产栽培的主要任务,是在作物生育前期促进苗壮早发,建立强大营养体,为形成大量生物产量奠定基础;生育中期,一般都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要促进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健壮而协调生长,以积累大量有机物质和形成足够数量的生殖器官(贮藏产品器官);后期要求同化产物多,运转能力强,大量的有机物被输入贮藏产品的器官,达到较高的转化效率。 (三)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大豆产量构成因素 大豆产量(经济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株数和单株产量两个因素构成的。而单株产量是由每株有效荚数、每荚实粒数、粒重构成。粒重通常以百粒重计算,即随机抽取大豆样本,从样本中数出100粒籽实用天平称得的重量。不同品种的大豆百粒重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在16~24克之间,但有的大豆品种可达到30克 2、大豆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豆产量构成决定于单位面积内的株数、每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和百粒重4个因素。 每公顷株数×每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 每公顷株数×每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 105 产量(千克/公顷) = 上述四者之间关系是:单位面积上的株数越多,每株有效荚数越多,每荚粒数越多,百粒重越大,也就是四者乘积越大,大豆的产量就越高。但在实际生产上,这些因素很难同时增长,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构成产量各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当单位面积内株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时,每株荚数就有减少的趋势,粒重也会有所降低;当单位面积株数减少时,每株有效荚数就有增加的趋势,粒重也会有所增加。所以,要获得高产,要在可能不减少单位面积株数的条件下,尽量增加每株荚数和每荚粒数,以及提高粒重。通过协调四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大豆经济产量的目的。 二、大豆产量形成基本规律 (一)大豆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大豆产量形成包括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据分析,大豆产量为4 042.5千克/公顷时,籽粒干物质中光合产物积累占92.4%,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质占7.6% 1、大豆的光合作用 大豆是典型的C3作物,光合速率比较低。不同品种间,光合速率有较大差别。杜维广对24个大豆品种进行测定,光合速率最高为40毫克/(分米2?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