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 节肢动物 昆虫素材 (新版)冀教版.docVIP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 节肢动物 昆虫素材 (新版)冀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 一、实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蝗虫的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通过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结构的功能,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2、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导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名称:蝗虫的结构和功能 2、实验器材:蝗虫、蚂蚁、玻璃缸、玻璃板、玻璃瓶(瓶盖有数个透气孔)、玻璃棒、滴管、试管(2只)、棉手套、放大镜、药匙、解剖剪、白糖、盐、清水。 3、蝗虫的准备:利用昆虫网在草丛中贴着地面掠过,提起昆虫网,看有无蝗虫或蚱蜢。如有蝗虫,装入玻璃瓶中,盖上瓶盖带回实验。如没有,可用蚱蜢代替。 蚂蚁的准备:在野外草丛根部或墙角边寻找,带回实验。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实验教学的重点:通过对蝗虫结构的观察和实验,使学生对蝗虫的结构和功能有直观的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其他昆虫的形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昆虫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蝗虫气管的作用实验。 昆虫虽然是学生身边常见的生物,但是由于其身体一般都较小,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于昆虫的结构都不是十分了解。本实验选用昆虫中体型较大,具有代表性的蝗虫为材料,通过逐步的观察和实验,从而使知识直观化,降低了掌握知识的门槛,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了解身边相关生物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交流、表达观点等活动巩固和加深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但是,由于现在农民防虫治虫以提高粮食产量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所以野外蝗虫的数量不多。在没有找到足够蝗虫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蚱蜢和蚂蚁进行代替。 利用多媒体播放蝗虫和昆虫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不易进行实验的相关知识,同样可以起到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扩充学生视野,降低掌握知识门槛的作用。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起到概括总结知识,补充相关信息的作用。 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教学过程 ,教师:在鸟类翱翔于蓝天之前,地球上出现了会飞的生物,它们就是昆虫。 昆虫是地球上最早的飞行家。它们的飞行比鸟类早了1亿年。昆虫的家族很庞大,它们拥有100万以上的成员,占整个动物种类的2/3以上,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其中,蝗虫就是它们当中的一员。今天就让我们以蝗虫为例走近昆虫的世界,认识它们独特的身体结构和神奇的功能吧 学生分组,参照课本90页图11-8蝗虫模式图,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1、蝗虫的体色和外形 (1)把玻璃瓶中的蝗虫(或蚱蜢)放到玻璃缸中,盖上玻璃板,观察蝗虫身体以什么颜色为主,想一想,这与它生活的环境——草丛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归纳总结:蝗虫体色绿色与草丛颜色相似,有利于蝗虫的生存,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2)对照课本插图,看看蝗虫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摸一摸它的体表,你有什么感觉? (如果触摸蝗虫时蝗虫运动不便感受,可以一位学生用手固定蝗虫,另一位用手触摸感受,然后学生间交换;如果触摸到蝗虫腹部比较柔软,可与自己的皮肤作比较) 注意:触摸时尽量减少对蝗虫的伤害,同时避免蝗虫跳跃或飞行逃脱。 学生观察、感受,总结观点,得出结论。 2、蝗虫的运动器官 教师:蝗虫既能跳跃又能飞行,运动能力很强,它们身上有什么结构和特点使得它们能够做到这些呢?通过对蝗虫的观察,让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数一数蝗虫有几对足,比较它们都长在什么部位?哪对足较发达?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将玻璃板移出一小缝,用玻璃棒触碰玻璃缸中的蝗虫,使其运动。观察各足在运动中的作用。 教师搜集各组的观察现象,引导总结蝗虫三对足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用玻璃棒挑动蝗虫的翅,数一数蝗虫有几对翅?思考哪对翅适于飞行? (如果玻璃棒不易挑起蝗虫翅膀,可一位学生固定蝗虫,另一位学生用手感知翅的数目和特点,然后交换。操作时动作要轻,避免损伤蝗虫) 学生观察后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当点拨。 3、蝗虫的感觉器官和取食器官 教师:蝗虫能够对周围的环境作出准确的反应,能够寻找到鲜美的食物,能够逃脱天敌的捕杀而保存自己,这些都需要它能准确感觉周围的信息。它们通过什么来感觉呢?让我们再通过下面的观察和实验来了解蝗虫的感觉器官。 用放大镜观察蝗虫的头部,看看头部有什么结构?找到它的单眼(较小,呈露珠状)和复眼(较大,呈瓜子状),单眼和复眼的数目各是多少? 学生观察,教师行间指导,并引导学生总结出:蝗虫头部具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只单眼和一个口器。 (如果学生难以找到全部的单眼,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蝗虫触角和复眼之间部分以及头部前端纵沟部分,帮助学生找到全部单眼) 思考:这些器官在蝗虫生活中分别发挥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但是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作出假设过程,这样的假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江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