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追寻“十七年”文学小说中教育的踪迹.docx

文学论文:追寻“十七年”文学小说中教育的踪迹.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其中可免费阅读4页,需付费15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论文:追寻“十七年”文学小说中教育的踪迹 1 “十七年”时期的社会语境和教育状况 1.1 “十七年”小说生成的社会语境 “诗歌起于劳动和宗教”,小说“起于休息”鲁迅简洁明白的揭示出小说之功用,乃其娱乐性。而小说命运的改变,则于近现代以来,一些学者为小说进行辩护时,注意到小说通俗易懂,易于为大众百姓所接受,便转而将其作为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知识分子宣传救国救民理念的主要方式。在知识分子精英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时候,小说这一表现日常的叙述形式也越来越被重视,更成为表达一个时期社会、政治、历史独特的载体。当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由农村转向城市,全国百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降财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