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总结一生的名句范文.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曾国藩总结一生的名句篇(1):【整理】曾国藩的人生哲理名言   曾国藩的人生哲理名言      1、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曾国藩   2、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曾国藩   3、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曾国藩   4、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曾国藩   5、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6、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曾国藩   7、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曾国藩   8、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曾国藩-   9、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10、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曾国藩   11、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曾国藩   12、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曾国藩   13、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曾国藩   14、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曾国藩   15、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曾国藩   16、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曾国藩   17、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曾国藩   18、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曾国藩   19、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曾国藩   20、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曾国藩   21、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曾国藩   22、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曾国藩-   23、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曾国藩   24、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国藩   25、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曾国藩   26、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曾国藩   27、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曾国藩   28、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曾国藩   29、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曾国藩   30、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曾国藩   31、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曾国藩   32、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曾国藩-   33、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曾国藩   3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曾国藩   3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曾国藩   36、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曾国藩●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曾国藩   37、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曾国藩   38、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曾国藩   39、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曾国藩   40、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

文档评论(0)

精品考试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