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前的准备工作(献给准备去西藏的朋友).pdf

去西藏前的准备工作(献给准备去西藏的朋友).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海拔并不可怕 ——给即将和打算上高原的朋友 “十一”长假将至,不少朋友计划长足到西部、到高原,体验旅途,放 飞心情。其中一些人因从未到过高海拔地区,心里没底,压力很大;在过去的 活动中,也曾出现因缺乏足够的高原适应知识而引发的危险事例。 现将个人近年在高原活动的心得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对朋友们,尤其 是初次涉足高原的朋友有所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本探讨仅针对一般的高海拔户外活动。登山运动因更为 复杂、困难、特殊,不在这里讨论。 一、什么是高海拔 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 ——1500-3500 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 人都可以适应; ——3500-5500 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 ——5500 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 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 也都生活在 5500 米以下的区域。 从实际情况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 2400 米以下感觉基本正 常,没有明显反应;超过 2400 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 能够逐步适应;超过 5500 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应。 二、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带来的气 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 高原反应症状普遍出现在超过海拔 2700 米以后。快速(如乘飞机)到 达 3000 米以上时,更容易发生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 6-12 小时后,少数在 1-3 天后发生, 一般 3-7 天内恢复,情况严重的恢复时间可达 2 周以上。 高原反应较为普遍的表现有:胸闷、气短、干咳、头痛、头昏、乏力、 厌食、恶心、呕吐、嗜睡、失眠、微烧等;多数人会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发 紫,有的人还会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严重者 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 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高原反应视个体情况不同,症状和程度会有所差异。有的只出现上述单 个或少数几个症状,有的则多一些;有的反映敏感、强烈,有的则较轻,甚至 几乎没有。我曾见过比较敏感的人在 1700 米就出现轻度高原反应,也接触过攀 登 6000 米级别的雪山却高山反应很弱的人,很是感慨人与人之间差别怎会那么 大。 三、哪些因素影响高原反应 一般来说,影响高原反应的轻重程度、发病率的因素主要有: (一)海拔高度 1 进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应越强烈,患各种高山病的概率也越大。有报 道说,3500 米以下的发病率占 37%-51%,3600 米-5000 米的发病率达 50%。 (二)进入方式 进入高海拔的上升速度和幅度,直接影响到高原反应的强弱。海拔急速 升高,比循序渐进的 “阶梯升高”反应要强,高山病患病率高。 有报道说,3 日内从平原抵海拔 4200 米处,急性高山病发病率为 83.5%; 而由 2261 米经阶梯适应在 7-15 天内抵 4200 米处时,发病率仅为 52.7%。 (三)区域和季节 不同的地区,即使同样甚至更高的海拔高度,植被茂密的地区就比植被 稀少的地区反应轻些;同样,在同一区域,空气交换好的地方就比流通慢的地 方(如山谷)强,白天比晚上好些。 从季节来说,冬季进入高海拔地区比其他季节患病率高。这是因为严冬 时气温降低,大气压随之降低,含氧量进一步减少;而且寒冷会刺激新陈代谢, 增加人体耗氧量,并且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 (四)个体素质 人对缺氧的适应性,多半依靠一种个体先天素质。涉及个体素质的因素 较多,包括种族、居住地、健康状况、性别、年龄、体态、精神状态等。 在个体素质方面,除了种族、居住地差异,高原反应有 “欺男不欺女、 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欺动不欺静”之说,尽管不是绝对,从实际情况看 有一定根据。究其原因,应该同个体之间红细胞比容、需氧量和耗氧量的差异 有关。 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很重要。乐观者往往反应较轻。有的人对高原环

文档评论(0)

tiger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