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数学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 不等式证明是中学数学的一项基本内容,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常见的几种方法有:放缩法、判别式、换元法、函数法、数学归纳法等.在这里通过学习,总结前人巧妙的证明方法,使中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并掌握进而灵活运用常用的不等式证明方法解决有关不等式的证明问题.下面试图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 一、一般思路 不等式证明的总体思路是比较不等式两边式子的大小,一般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可分为差比法和商比法,它是不等式证明中最基本思路.明确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理解转化,使问题简化是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中所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掌握作差、作商后对差式、商式变形以及判断符号的重要方法,并在今后学习中继续积累方法.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主要运用了综合法和分析法. 利用题设和某些证明过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出欲证的不等式,称为综合法.思路是“由果索因”,即从题设条件或已知证明的结论﹑公式出发,逐步推理,得到欲证的不等式,这种方法条理清楚,易表述. 分析法是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只要使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已经具备,就断定不等式成立.思路是“执果索因”, 即从要证明的不等式出发,寻找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某一“充分”的条件,为此逐步往前追溯,一直追溯到已知便于探求解题思路. 二、典型方法分析 (1)放缩法 不等式的传递性,若A>B,B>C则A>C告诉我们要证明A>C时就可以先把A缩小B,再把B缩小为C,从而证明A>C;同样A放大为B,再把B放大为C,可以证明A<C. 例1 求证:1+. 分析:注意观察不等式左边的形式,显然左边要比右边复杂,所以我们应选择从左到右来证明.先取有限项进行观察,从它们的规律分析进而得证.一般地,如果是分式就考虑放大(缩小)分子(分母).如本题就是利用放大分母 =,每一项都可由此规律放大分母,从而易得证.但值得注意的是放大或缩小要适当. 证明:=, ∴<2(-1),   …… <2(). 以上各式相加,得1++…<2-1<2.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评注】利用分数的性质,可适当地增项﹑减项,运用放缩法证明[4],但要注意放缩法要适度,否则不能同向传递. 例2 已知数列,= 求证:< 分析: 注意到左边的式子是前n个自然数的和,与比较只须缩小为1﹑2﹑3……n即可.仿此把各项放大2﹑3﹑……(n+1)所得结论过弱,只能放弃,于是转而联想到关系式,右边的不等式证明,由此可证得. 证明 由于 = > =1+2+3+…+n = 又由< 有=<   < 综上所述<. 【评注】放缩法的基本思路: [3]技巧与方法:(1) 适当添上或舍去某些项,例:;(2) 如果是分式则需放大或缩小分子或分母,如:. (2) 判别式法 有些要证明的不等式,它的已知条件是一些等式,如果这些条件可以转化为一个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式;或者要证明的不等式可以化为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这时往往可以用判别式求证[2]. 例 已知是实数,且满足条件 求证:1 证明 由已知等式得: = () +6x-6=-2x+1=(x-1) 于是是方程t)=0的两个实根 △=(x-1)-4()>0解得1 【评注】本题可以将原方程组变形得到,再把x看作常数写成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最后用判别式来求解.用判别式证明不等式,常常把要证明的内容通过韦达定理以及其他代数变形手段,放到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中去. (3) 换元法 有些不等式可以把其中一些元素换成另一种元素,从而使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明朗化,便于解决问题[2]. 例1 设,R且+=1.求证:. 证明: +=1可设:=,= 又 则 =++ =. 例2 设,>0,求证:+. 证明:设=m,,则=2 于是要证的不等式等价于<4() 只要证:4()- 而+3n =3 =3(m-n)(m-n)=3(m-n)(+)>0 ∴ 成立. 【评注】本题巧用三角代换,使不等式的证明变得简捷明了.当所给的条件复杂,一个变量不易由另一变量表示时,可考虑三角代换,将两个变量都用一个参数表示. 换元法中最常用的是三角代换,三角代换法多用于条件不等式的证明[3].具体代换方法有: (1)若 (2)若 (3)对于或; (4)若, (4)函数法 有些不等式的证明可以借助于函数的一些性质,如单调性,函数的值域等进行证明. 例:求证: 分析:要证不等式的每一项结构都是的形式,于是可以构造函数= 证明: 构造函数= 当时,显然 所以函数当时是增函数 【评注】本题根据不等式的特点,构造辅助函数,将不等式的证明,转化为利用函数增减性与极值来研究,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时,可用函数的单调性、微积分中值定理、函数的极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