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论文:当代文学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10篇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该专业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散文、中国报告文学史、海派文学、新移民文学等方面,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具体阐述及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当代文学范文,供大家参考。当代文学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从《种谷记》到《创业史》 —柳青文学世界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书写 一、柳青文学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一)柳青现实主义文学观的深化 1916 年,柳青出生在陕西省吴堡县寺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大哥是进步知识分子,柳青在学生时期受到他很多教益。家庭生活的苦境,使他很容易接受当时大革命潮流的影响。他参加了多次社会活动,并开始接受革命的教育,1928 年 5 月,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 年他考入绥德师范,在绥德师范读书的半年时间内,他学习团内文件,参加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的宣传,开始接触《共产党宣言》和政治经济学一类的书籍。并且在一个教员的指导下,他开始阅读革命文艺,比如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郭沫若的《反正前后》、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等。1931 年他在榆林省立第六中学就读。在六中,他更多地接触了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和沙汀的作品,同时阅读了《母亲》、《毁灭》、《铁流》、《一周间》等书,从这一时期开始,他爱上了文学,并想在革命文学方面努力。1934 年初中毕业后他考入西安高中。“一二·九”运动的时候,他是西安高中的学生刊物《救亡线》的编辑。1936 年他第一次用“柳青”这个名字在上海《中学生文艺季刊》秋季号上发表散文《待车》。1937 年 8 月底,他担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战鼓》的编辑工作。两个月后,他考入平津三大学的西安临时大学俄文先修班。半年后,由于日机轰炸,学校搬迁至陕南城固,他没有跟去,坚决要求去延安,并有了从事创作的准备。少年时革命斗争的成长履历使柳青一生践行着中国共产党指明的革命道路,这段革命工作经历也为他日后所形成的文学艺术观提供了现实基础。 到了延安后,他在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1939 年至 1940 年以随军记者、文化教员等身份,辗转在山西抗日前线。经过这一段生活体验,他写出了几篇短篇小说,主题都是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抗日军民。后来,这些作品大多都收集在《地雷》集中。 1942 年,柳青在延安参加了党的整风运动,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次精神的洗礼,使他提高了政治思想,明确了创作方向。 在毛泽东同志召开文艺座谈会之前,柳青虽作为延安“本土派”作家,却不同于赵树理和马烽,他接受的新文学和新文化比较多,也有比较完整的大城市求学经历,是“本土派”中为数不多的“洋学生”。正如他后来谈到自己在《讲话》之前的思想状态时,自我定位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且他早期的作品《在故乡》、《喜事》等也可以看出他深受鲁迅文笔的影响,作品承袭了“五四”启蒙的主题,最根本的是柳青此时描写、看取农民的视角,都是启蒙主义的。柳青后来谈到这时的作品时,认为由于没有深入群众生活,又只是皮毛式地学习了外国文学,所以,作品虽歌颂人民和革命,但缺乏了激动人心的力量。 ........................ (二)柳青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认识 农业合作化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土地革命早期,共产党在探索土地政策的阶段,多数地方就采取了“平分一切土地”的做法,即没收包括自耕农在内的所有土地,再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对分配的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和出租。在苏维埃政权下,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采用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共耕制,即一切生产生活事务和劳动实践,都由耕作委员会安排。但因敌人的围剿,这一“共耕制”不到半年就终止了。1930 年 5 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上通过了《暂行土地法》。该土地法规定没收地主土地,禁止土地典押、买卖、租佃,实行土地国有,而且还要组织集体农场,开辟社会主义道路。随即,为了解决劳动力、耕畜和农具严重缺乏的困难,以发展农业生产,支援战争,中共苏区开展和推广了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组,比如耕田队,犁牛合作社,劳动互助社等。 1935 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以后,又按照苏区的经验在陕北也开展了劳动互助运动。1936 年 3 月 28 日颁布了《劳动互助社暂行组织纲要》,该纲要表明,劳动互助社有“调剂劳动力”、“养成集体劳动习惯”、“提高群众的劳动热忱和工作兴趣”、“调剂耕牛和农具”等好处。并且在劳动互助社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农民生产小组”、“优红代耕队”“耕牛合作社”、“妇女生产小组”等劳动组织。但是,到 1940 年,延安、安塞一带的札工数量和土地革命以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发展,因为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土木工程论文:优秀硕士土木工程论文范文十篇.docx
- 土木工程论文:优秀土木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十篇.docx
- 土木工程论文:邮政网点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土木工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ocx
- 土木工程论文:油基岩屑再生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之土木工程研究.docx
- 土木工程论文:有侧限地基上条形基础的设计研究.docx
- 土木工程论文:有限元在郑州某地铁换乘站深基坑变形中的土木工程应用研究.docx
- 土木工程论文:余拉索风雨激振的土木工程防治措施研究.docx
- 土木工程论文: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栓钉抗剪连接件推出试验之土木工程研究.docx
- 土木工程论文:圆形与非圆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理论研究.docx
- 土木工程论文:长春高校围合院落空间声环境土木工程研究.docx
- 文学论文:当代文学人性刻写与文化省思:袁劲梅小说论.docx
- 文学论文:当代文学视角下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研究.docx
- 文学论文:当代文学小说中“狼”形象的类型分析.docx
- 文学论文:邓一光深圳系列文学小说的城市书写.docx
- 文学论文:地域文化视角下叶兆言民国题材文学小说研究.docx
- 文学论文:地域文化视域中的赵本夫文学小说研究.docx
- 文学论文:东西文学小说先锋性构成研究.docx
- 文学论文:对关中大地的执着守望--陈忠实文学小说研究.docx
- 文学论文:多元与新变--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ocx
- 文学论文:夺他人之酒杯 浇自己之垒块——谈李贽与“容刻本”《水浒传》评点的社会思想.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