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件8.4走向世界的日本.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对外关系:收回主权、对外扩张 1.收回主权: ①过程:……20c初完全废除 逐步摆脱民族危机, 成为亚洲近代唯一独立的国家。 ②意义: (1)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2)经济上: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3)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4)对外关系上: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独立,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崛起为东方强国 2.对外扩张: ①原因: 军国主义传统 三.对外关系:收回主权、对外扩张 2.对外扩张: 三.对外关系:收回主权、对外扩张 ②表现: A 明治政府成立时,便有对外扩张之心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大陆政策 2.对外扩张: 三.对外关系:收回主权、对外扩张 ②表现: A 明治政府成立时,便有对外扩张之心 B 侵略朝鲜: 1876《江华条约》 1876年日本侵入朝鲜江华岛 2.对外扩张: 三.对外关系:收回主权、对外扩张 ②表现: A 明治政府成立时,便有对外扩张之心 B 侵略朝鲜: 1876《江华条约》打开门户 1895《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 1910《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 2.对外扩张: 三.对外关系:收回主权、对外扩张 ②表现: C 侵略琉球: 1872开始 1879正式吞并,改为冲绳县 2.对外扩张: 三.对外关系:收回主权、对外扩张 ②表现: D 侵略中国: 1874侵入台湾 1894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1900八国联军侵华,1901《辛丑条约》 维新前后日本在政治、经济、对外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维新前 维新后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对外 幕藩体制的封建国家; 天皇无实权; 封建等级制度 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废藩置县;天皇专制; “四民平等” 工场手工业; 封建领主所有土地制 资本主义现工业化; 土地私有制 武士是职业军人 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军队 西方文化刚刚传入 文明开化 西方列强入侵, 半殖民地危机 摆脱民族危机,对外扩张 特点:天皇掌握国家主权;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 经 济 政 策 重农抑商 国家大力发展工业 对 外 政 策 锁国政策到被迫开国 学习西方,派使节团访问欧美;对外长扩张 * (1)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 (2)国内因素。①政治体制:封建领主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 ②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 (3)改革的主观因素。 ①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②方针正确:长州、萨摩等藩,采取割据富强的方针,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③人民群众: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 ④国家政权: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 国际环境:俄国没有遭受外国的侵略,日本则受到了外国的侵略。 * * 资本主义制度在 世界范围内确立 31.(25分)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志士仁人开始探讨西学的文化内核和价值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摘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官绅为应对“变局”提出的策略;19世纪后半期,先知先觉之士抢抓“新机运”的表现。以此判断时代的主题。(9分) (1)策略:师夷长技以制夷;表现:打着自强求富旗号,兴办洋务运动。主题:救亡。(9分) 材料二 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的领悟由感性到理性转变的原因;指出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第一次大融合的成果,并说明时代赋予先进知识分子的新的历史使命。(10分) (2)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

文档评论(0)

win金牌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