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考试试卷2汇总.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夏大学函授犯罪学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二分,共 10 分) 1、犯罪学 : 指将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研究、探求 犯罪发生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其核心在于揭示犯罪原因。 2、 犯罪亚文化 :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予以信奉和遵 守的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 3、 斯德哥尔摩模式 :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彼此产生欣赏、喜爱情 感并结成融洽、友好关系;被害人对当局和法律抱持怀疑与敌视态度。 4、犯罪条件 : 是指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犯罪的第二位 原因,对犯罪发生不是必然的,而是必要的。 5、犯罪动机 : 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起因,是 个人所具有的实施犯罪行为的决意和根据。 二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30分) 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对策的 科学称为 ( ) 刑事侦查学 B.刑法学 C.犯罪学 D.罪犯矫正学 研究犯罪人的犯罪生涯或预测犯罪人未来行为方向或研究、预测特 定罪犯矫正效果的方法是 ( ) 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 依龙勃罗梭的观点,社会防卫的前提是 ( ) A. A.消除犯罪条件 B. 鉴别犯罪人 C.消除贫困 D.严密立法 TOC \o "1-5" \h \z 在当代犯罪学的研究中居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 ) 犯罪环境学 B. 犯罪经济学 C.犯罪心理学 D.犯罪社会学 菲利认为,犯罪饱和法则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 ) A. 犯罪数量的周期性变动 B. 犯罪危害的周期性变动 C.犯罪结构的周期性变动 D.犯罪性质的周期性变动 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的实证学派学者是 ( ) A. 龙勃罗梭 B. 菲利 C.加罗法洛 D.胡顿 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非依据主题灵活设问的访谈被称为 ( ) A. 直接访谈 B. 间接访谈 C.结构式访谈 D.非结构性访谈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犯罪产生的根源是 ( ) A. 财产矛盾 B. 利益观念 C.社会分工 D.私有制 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统计规律的是 ( ) A. 恒比定律 B. 差别规律 C.漏斗效应 D.反射效应 反映犯罪现象的影响和传播规律的是 ( ) A. 起伏律 B. 消长律 C. C.辐射律 D.因果律 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 70%-80%的时期是 ( ) A.50 年代初期 A.50 年代初期 60 年代中后期 80 年代初期 80 年代初期 2000 年以后 暴力犯罪的情感特征一般是 ( )A. 冲动性B.冷静性 暴力犯罪的情感特征一般是 ( ) A. 冲动性 B.冷静性 C.有同情心 D.好奇性 影响犯罪行为方式是隐蔽还是公开的是 ( ) A. 犯罪行为的动力机制 A. 犯罪行为的动力机制 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 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D. 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 D.犯罪行为的评估机制 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 ) A. 男性犯罪的成因 A. 男性犯罪的成因 女性犯罪的成因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老年人犯罪的成因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老年人犯罪的成因 15. 15.犯罪动机是 ( ) A. 犯罪的直接原因B.犯罪的条件C.犯罪的相关因素D.犯罪的根源16.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直接原因的是 (A. 犯罪意识 A. 犯罪的直接原因 B.犯罪的条件 C.犯罪的相关因素 D.犯罪的根源 16.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直接原因的是 ( A. 犯罪意识 B.犯罪工具 C.犯罪时间 D.犯罪对象 17.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犯罪社会原因的是 ( A. 犯罪观 C.私有制 B.不良的社会风气 D.法律严重滞后 易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文化冲突类型是 ( ) A.审美观冲突 A.审美观冲突 B .经营方式冲突 C.生活习惯冲突 C.生活习惯冲突 D .行为规范冲突 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导致易形成犯罪行为的 ( ) B.不良体质C.不良体格 B.不良体质 C.不良体格 D.不良人格 个人对自身、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 称为 ( ) A.世界观 B.人生观 C.规范意识 D .自我意识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身体、物质、精神损失以及所引发的 反应被称为 ( ) A. 被害现象 B. 被害后果 C.被害形式 D.被害原因 TOC \o "1-5" \h \z 犯罪心理学发现,犯罪动机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明确的 ( ) A.内部冲突性 B.控制性 C.目标指向性 D.自我意识性 趋势外推法所根据的预测原理是 ( ) A.系统性原理 B.可知性原理 C.可控性原理 D.连续性原理 在犯罪预测的诸方法中,常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的是 ( ) A.个人经验判断法 B.集体经验判断法 D.综合调查法C.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