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之(三)寓于活动:必要性.pdf

3.8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之(三)寓于活动:必要性.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8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之(三)寓于活动: 必要性 寓于活动 这里所说的活动,主要是指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扩大和 延伸的课外活动,即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学 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 教育性活动 2. 知识性活动 3. 科技性活动 4. 体育性活动 5. 文艺性活动 6. 劳动及常规教育活动 寓于活动的必要性 (一)理论层面 活动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通过活 动反映客观世界,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使这 皮亚杰 种主观反映进一步受到检验与发展。活动构成了心理发 生、发展的基础。 皮亚杰认为,活动促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活动 促进了儿童智慧的发展。 维果茨基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活动对人的心智发展的巨大作 用 • 列昂捷夫创立了活动心理学理论 •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他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中 实现的。人是在活动中掌握社会历史文化经 验,进而促进心理发展的。 (二)实践层面 1.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课堂中的书本知识更能 吸引学生去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 2.课外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实践与创造机会,有助 于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和自我发现,有助于学生创 造力的发展; 3.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形 成积极的、多样化的学习动机奠定广泛的基础。 课堂精华小结 课外活动主要有六种形式:教育性活动、知识性活动、科技性活动、体 育性活动、文艺性活动、劳动与常规教育活动。 通过活动来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必要性:从 理论上来讲,活动是儿童认知结构和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必然途径,也 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从实践层面来看,活动与儿童的实际 生活紧密相连、提供了大量实践和创造的机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有利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培养强大的意志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