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学习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方法。 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重点难点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黑板 课时安排 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 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 秋有形。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 作者简介 郁达夫 (1895-1945) 其人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913 年赴日留学, 1921 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 1922 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编《创造》季刊、《创造周报》 等刊物。 1923 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 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8 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5 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 1952 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 知识分 子作为描写对象, 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 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 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 情色彩。 写作背景 从 1921 年 9 月至 1933 年 3 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 迁居杭州, 1936 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 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 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 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 三、正音 潭柘寺( zhè) 落蕊( ru ì) 一椽破屋( chuán) 廿四桥( ni àn) . . . . 萧索( ā ǒ)细腻( ì) 混沌( ù ù ) 驯鸽( ù) .. xi o su . n .. h n d n . x n 平仄.(zè) 椭圆(. tu ǒ) 颓.废( tu í) 橄榄..(gǎn l ǎn) 鲈鱼(. l ú) 四、问题探究 听朗读录音,找出最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句子。“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句话也是本文的文眼,全文是紧扣这句话展开描绘的。 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秋的?在哪一段可以找出来? 秋味。“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味’。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之情。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作者是怎样描写故都的秋的, 还有是怎样表达他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的。 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故都的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牵牛花、落蕊、秋蝉、秋雨、秋枣。 第三段中,作者写他在南方时,让他魂牵梦萦的是哪些北国的景物?“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 作者来到故都后,为何不着力写那些让他魂牵梦萦的景物, 反而着力写牵牛花、落蕊、秋蝉、秋雨、秋枣呢? 从自己身边的普通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 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些著名的风景,都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咏北京秋天常用的题材, 虽然富于秋的特色, 但不容易 道出新意来。 而且人们对那些日常常见的景象虽然熟悉, 早就习惯,但是往往会忽视它们的特殊意味。最重要的是作者追求的是“清” 、“静”和“悲凉”,那些著名风景游人如织、 吵闹、拥挤,给人的感觉是暖的、 热的,符合本文的基调吗? 不符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是清、静、悲凉。 (1)先来看作者对牵牛花的描写。朗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

文档评论(0)

135****8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