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动性课题研究开题报.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名称: 提升小学生语文课堂主动性的策略研究 课题承担人: 所在单位: 所属总课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0 年 11 月 18 日 1 一、课题设计论证 提高学生语文课堂主动参与性是靠学生的主体才能完成,是主动 提高的过程,因此以下理论较大的影响了本课题研究,并为本课题的 实践与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1、人本理论: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从中国 的 “人是万物之灵 ”“人是万物之本 ”“本理则国强, 本乱则国危 ”转引自梁 溟《人心与人生》学林社, 1984年版)到马克思《 1844年经济哲学手 稿》中指出的如果说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是唯物主义的一般基础的话, 中心则是在这种自然基础上的人本身。 ”马克思 《1844 的经济哲学手稿》 (人民社,1985 年版)都非常明确地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本世纪 六七十年代复兴于美国的以马斯洛、罗杰期为代表的现代人本思潮, 即 “人学观的理论核心 ”,比较完整地强调了人的潜能的发展与人格的 自我完整。这个理论深刻指出: “人的现实存在绝不仅表现为其生存的 意义。情感、意志、兴趣,对客观世界和对人生的态度等和谐养成和 发展所形成的人的精神创造能力和享受能力,凝聚了人的个体的特有 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其表现出来的各种潜能 —— 并且制约着 一定的社会文明程度、稳定状态、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这个理论还 深刻地向我们指出: “人是一切工作、 一切事业的根本, 也是一切工作、 一切事业的决定因素。任何工作与事业都必须依靠人,只要有人的根 本,只要有人去干,就会取得成功,反之,只会带来失败。因此,人 既是一切工作和事业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亦即 以为人出发,以为‘ 人告终 ’。甚至可以说,任何工作和事业自始至终的完成过程,也就是 2 自始至终为人着想,为人服务的过程。人是构成社会第一宝贵的因素。 我们认为,人本理论为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如 下理论支撑: (1)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承认人的主体,把学生作人来对待,坚 持以人为本,决不能把学生简单的当作一种物,一种接受知识的简单 的容器。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 “人的学说 ”,来阐释 “人的问题 ”,学生积 极参与的情绪才有所提高,才能避免形而上学,避免唯心主义。 (2 )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承认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人既具 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既有对维系生命力的物质基础的需要, 又有精神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情感的需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对精神、情感、交往的需要,将更强烈。 所以既承认学生的 “个人本位 ”, 又承认学生的 “社会本位 ”,更承认学生的 “个人本位 ”与 “社会本位”的 有效组合,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3)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承认 “需要是人对自身生活和发展条件 必要性的主观感受 ”(《学校管理心理学》文艺社 1991 年版)学生在课 堂教学中的需要的满足, “对自身精神幸福的体验和幸福享善的领悟。 ” (《二十世纪中国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社 1991 年版)必须通过自身 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才能充分实现。 (4 )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承认学生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具 体的生动活泼的有个性的人,

文档评论(0)

fkh46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