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松功十法纲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极拳松功十法纲要 --- 黄震寰 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 练拳又练功 道艺两相丰 太极泰斗吴图南老师说:“根据我的体会,太极拳的功可概括为四种: 一、松功;二、着功;三、劲功;四、气功”。吴老师一再告诫我们:“要 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好太极拳松功”。因此,松功是太极拳的基础。 松功修炼就是说要集中练养“神形”,“放松,入静”,而后练养“沉 气,通空,圆融,虚灵”。通过这样用功,就可心定气和,周体四肢百骸, 关节,肌肉,韧带无不柔和,无不松沉,无不轻灵。“无一处不轻灵,无一 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不顺遂”。 太极拳要求一松到底,放松入静,毫不含糊地进行“大松,大静,大柔,大 软,大虚(空)”。只要神虚领(灵)不丢,就不会懈、塌和丢。 松要先心松、 神松、意松、气松。 而后形松。形松要达内松(五脏六腑) 和外松(筋骨皮)。全体九大关节要节节松开,如九曲珠,又要节节贯串, 通体无间,无微不至而周身一家。 松的意义是松展、松开、松柔、松软、松沉、松圆、松通、松空、松灵,这 样练法就不会松懈,松塌和松瘪。 松要排除身上刚气、躁气、浮气、僵气而存积真气、元气、中气。从而 能卸僵、弃木、化柔、转活、轻灵而富弹性。 松功的目的要排除病气、养炼神气、积储内气、增长内功 本功法的特点要求气沉涌泉, 神领到顶,养时神气相合, 练时神气相分, 一举一动立足消除“力学效应”,而求内气鼓荡。 全套功法可以集中练,分散练,也可选择一式练,每一式可从几分钟到 几十分钟,要想功夫长得快,就要下苦功。 身形要求神虚领,脊正,沉肩垂肘,尾闾中正,虚实相分,动静相间, 开合相寓,阴阳相生,上下相随,左右相应,八面支撑。 本套功法总结实践了十几年,对防治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低血压,五 脏失调,关节炎,腰椎,颈椎,肩周炎,腰肌劳损等有效。对沉气通络获得 “定功”来得较快。主要贯彻了“动静相兼,养练结合,形神双修,内外兼 练”的养生练功法,同时遵循“养生中寓有技击基础,技击推手中求养生” 的宗旨。以“用意不用力”的法则来修炼“神气相合和神气相分”,从而能 够卸僵化柔,积柔蕴刚,调柔堪能。 第一法:无极桩静功一一要求两会(百会、会阴)一点(涌泉联线中点) 一垂线(中垂线)。 第二法:松肩带腕功一一起于涌泉,气贴背。 第三法:沉气荡手功 气沉涌泉,荡双手。 第四法:擎指功 1 .单指擎天理脾胃 2.双指擎天理三焦 3 .双指前擎通大椎 4.双 指横擎气贴背 第五法:太极开合功一一心开胯开形于手 第六法:太极腰转功——练腰补肾在立轴 第七法:丹田内砖功一一丹田圆转手抱球 第八法:阴阳胯圈功一一以胯带膝并带踝 第九法:膝松功一一弯腿摩膝通热气 第十法:转底功一一气沉涌泉神到顶 收功法―松到底祛万病 太极拳抽丝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黄震寰 一、 ?抽丝功(劲)概念 太极拳抽丝功(劲)在现有的太极拳着作和杂志中论述不多,历史上对 抽丝劲与缠丝劲的讨论有过不同的看法。 但抽丝功修炼是太极拳练功中的一 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杨式太极拳大师田兆麟(注一)先生在教功中极重视抽 丝功(劲)的讲解和示范,他指出:“抽丝者,即运劲如抽丝之谓也”(注 二)。就是说太极拳劲在身内运行要如浮云若流水,缓细绵长,又如行气如 九曲珠,无微不至。吴式太极拳大师吴图南(注三)先生在教功中也非常注 重抽丝功的修炼,他经常告诉学生:“抽丝两个字见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行 功心解》里,这是个比喻”。他说:“练太极拳运劲就同抽丝一样,你如抽 猛了丝就断了,你抽得不合适时,丝又抽不出来。这是比喻练太极拳劲,不 能够过强,也不能过弱,要恰如其分”(注四)。这说明练太极拳劲要像抽 丝一样,出丝绵绵,入丝微微,缓徐绵长,细微流畅,绝不能像努气鼓劲, 运气贯劲般地猛练硬练。这是说只有行气才能似抽丝,实际上练劲即练气, 运劲为行气。行气如九曲珠,运气如抽丝。我们把这种行气运身,运气如抽 丝的功法称为“抽丝功”。所以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说:“运劲(气)如 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二、 ?抽丝功(劲)内涵 拳论《太极拳行功心解》为抽丝功(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一)田兆麟先生进一步阐述抽丝功说:“按抽丝二字,非仅指缓徐直拉而 出,因直拉而出,弗论如何缓徐绝不能绵绵不断。其实抽丝二字,乃指旋转 出入,如来复线之螺旋形也,出为顺抽,入为逆抽,一切运劲,概不外乎此 顺逆二抽,即两仪之谓也。其顺抽乃由足至于手指之抽,其逆抽乃由手指回 归足之抽,其路线即左足右手,右足左手,凡太极拳之运劲,无一不在此顺 逆抽丝之中。以方位言之,即为十二抽丝,倘无之,即外形虽圆走圈动,而 内中之劲仍是直劲, 有失太极之义, 不能发生以小胜大, 以轻制重之功用。 ” 由知: 1、抽丝要缓徐和绵绵不断是“以心行气”之说。 《行功心解》说: “以 心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