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巴蜀交通与对外交流 (18).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中原阻道 西域连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中原动荡,战乱不 断,尤其是五胡十六国阻断了东晋南朝通往 “西北丝绸之路”的道路,而作为西 北丝路要道的河西走廊和西域形势也处于动荡之中,而且中原和河西被十六国和 北朝所控制,东晋南朝与西域交往只能取道巴蜀,通过巴蜀进入青海吐谷浑地区, 再通往西域各国。 当时巴蜀地区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东晋南朝建立与西域诸国的联系提供 了重要条件。而这条从成都经汶川、茂县、松潘去西北,连结四川与甘肃、青海 的古道,被称为 “河南道”。河南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河南道以今青海 湖为中心,向南经今甘南—松潘进入四川,或沿白龙江、岷江南下入蜀,西北经 今柴达木盆地,跨越阿尔金山,进入新疆若羌,和 “西北丝绸之路”相连接。因 魏晋南北朝吐谷浑有河南国,位于黄河以南,存在了一百余年,故称 “河南道”, 或称“吐谷浑道”。有学者将这条道路又称为连接中西交通的“玉石之路”,《世 本》记载:“舜时,西王母来献白环及骊”。骊是一种纯黑色的马,属于西域特 产。 《世本》主要记载先秦时期相关史事,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瑞 应图》记载:“黄帝时,西王母乘白鹿来献白环”。特别是 《穆天子传》中,记 载周穆王在见西王母后,“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以归。《山海经》、《管子》 及 《淮南子》中对西域部族的记载,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在这条道上古代中原与 西域各国之间 “玉”文化的交流与联系。 狭义的河南道仅指沿白龙江、岷江一线进入蜀地的道路,又称为“洮岷迭潘 道”或 “西山道” (在岷山以西),还有称为 “羌中道”、“青海道”、“岷蜀 道”等。如果从成都出发,往西北方向,经郫县、都江堰,过汶川县、茂县,溯 岷江而上,到松潘,再进入青海,然后再与 “西北丝绸之路”相连接,这是一条 巴蜀地区“不经关中地区而直达西域的路线”。唐代地理学家李吉甫 《元和郡县 志》卷三十二说: “茂州( 即今汶川县) 故桃关,在县南八十二里,远通西域, 公私经过,惟此一路。”而桃关遗址在今灌县西北三十五里,这条路走的是沿岷 江上溯青海道的南段,到青海境内,再沿青海道,就可以“远通西域”。可以说, 河南道是西域与巴蜀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尽管河南道开拓于战国初期,两汉时期就已经很兴盛。 (光绪)《灌县志》记载灌县紫坪古道旁曾经立有西汉建平、东汉永平年间两块 修路碑,说明从灌县溯岷江而上早有行人往来于此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道 继续得以维持兴盛的局面。《北史》说吐谷浑 “南通蜀汉”,北魏后期吐谷浑频 频贡给北魏 “蜀马及西南之珍”,就是从河南道由益州获得。在南北朝时期,河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南道几乎代替了河西走廊,实现我国西北通过巴蜀到南朝的沟通与交往。《南齐 书·芮芮传》说:“芮芮常由河南道而抵益州。”《南齐书·州郡志》也说益州: “西通芮芮、河南,亦如汉武威、张掖为西域之道。”这些记载都说明了河南道 在南朝与西域交往中的重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僧人西行求法,有很多 走河南道,如释玄畅、释慧睿、释慧览、释法献等。如刘宋求法僧人法献从益州 (今成都一带)入河南道到西域。梁朝僧人明达也是从西域经吐谷浑到达益州。 《高僧传》卷十三记载:“宋元徽三年, (释法献)发踵金陵,西游巴蜀,路出 河南 (吐谷浑),道经芮芮 (柔然)。” 《高僧传》卷八记载:“(释玄畅)升 明三年又游西界,观瞩岷岭,乃于岷山郡北部广阳县 (今四川茂县、汶县)界, 见齐后山,遂有终焉之志。”可以说,河南道也是一条早期佛教文化传入巴蜀的 重要路线。据 《华阳国志》卷三 《蜀志》和 《宋书》卷九十六 《鲜卑吐谷浑传》 记载,当时吐谷浑已经控制了今四川松潘至红原一带,河南道南段甘南—松潘一 线因此更为便捷,畅行无阻。而巴蜀地区更是利用这条道路建立起了与“西北丝 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而成都就成为连接 “西北丝绸之路”和 “西 南丝绸之路”枢纽。唐五代时期,河南道相对衰落,北宋时期又再次兴盛。到元 朝时,蒙古军队先后两次起用河南道岷江支道进攻大理,并加强对河南道的管理。 明清时期,河南道与茶马互市路线融合在一起,成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