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文化 任务二 徐永祚与中式簿记改良运动 徐永祚人物专题.pptx

会计文化 任务二 徐永祚与中式簿记改良运动 徐永祚人物专题.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永祚;;;;1917年,辞去上海的职务,复入天津中国银行任职。 1920年出任上海市证券行会计科长。 1921 年创办“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 1925 年 3 月,成立了中华民国会计师公会,在1927年改名为上海会计师公会。 1933年1月,创办《会计杂志》月刊及会计人员训练班,出版《改良中式簿记概说》一书。 1934年11月18日成立中国会计学社,担任理事一职。 1937年“八·一三”淞沪之战后,参加上海抗敌后援会,义务担任总会计。 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 1946年11月,任上海市政府社会局联合有关机关团体和各界代表所组成的冬令救济委员会委员。 1947年11月,与奚玉书等5位会计师一道受聘担任立信会计专科学 校董事会董事。 1953年,因感染肺结核卧床养病,继续参加各种政治活动。 1959年9月14日在上海华东医院撒手人寰,享年68岁。;; 当时,上海工商业户采用的会计制度,除少数大型企业用新式簿记外,基本延用我国传统的“上收下付”的记帐方法。 中式簿记历史悠久,基础巩固,合乎中国的观念,而西式簿记之理论较为深奥,尤其是借贷两字,一时很难为广大会计所理解。鉴于此,徐永祚认为,中式簿记虽有弊端,只要加以改良,不仅形式上有维持之价值,在实质上也有保存之可能。;一、要使会计整理明确,须采用新式会计与复式簿记之原理原则; 二、“上收下付”的记账方式,中式簿记既以中文记载,应仍按“上收下付”的账簿格式直写; 三、中式簿记的转账,如同复式簿记的分录;中式收付簿记法,以现金为主;复式借贷,以科目为主。这是中西创造记账法者的见解不同所致,无优劣之分。中式的收付,比西式的借贷更通俗易懂,故改良方案仍照旧沿用; 四、改良中式簿记仍沿用四柱结算法,能够表现一个时期收付的比较与经过及结果,在效用上优于西式簿记中仅能表现一个期间借贷结果的平衡试算法; 五、中式簿记大都以全写数字记账;既废时间,又占账簿空间; 六、中式账簿栏目简单,不编页码,不注明过账页,不仅查核不便,且账页丢失无从查考; 七、中式簿记使用“过”、“误记”、“两讫”等戳记,和西式簿记使用销号(√)、双划线(=)及划斜线(/)等符号的意图相同,故可保留。中式账簿记录中 的“对销”或“销”及“清讫”或“讫”字戳记,废弃不用;八、中式簿记的记账不分项目,无适当分类与名称,原始记录也不分项目,转记时过入何项何目,全由记账员处置。以致混淆不清、勾稽不易。应根据工商业收付的不同性质,对中式簿记账户进行分类 九、中式账簿组织漫无系统,或重复,或残缺,彼此不连贯,名称不统一,不能正确表现工商业财务状况与营业成绩。应借鉴西式账簿,规定账簿 组织体系 十、中式簿记的记账制度无一定之规则,自由度大,致使记账程序颠倒紊乱,流弊百出。改良中式簿记须对记账制度与程序作严格规定;徐永祚;; “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上海各界激于爱国义愤,踊跃捐献,支援抗日前线。徐永祚义务为捐献的财物立帐管理,做到帐册、证件齐全,进出帐目清楚,并及时送到抗日部队,还派人负责检查、监督。 不久,此事被日寇发觉,将他逮捕关押在日军司令部,每隔几天审问一次。面对敌人,徐永祚大义凛然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在国家遭难之时, 应该爱国,这一点,无论哪国的国民都有此心理。如若贵国国民碰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的。我只是尽了一点国民应该做的义务,财物在何处,我不知道。你们看着办就是了。”每次提审他都是这样几句话,表现了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徐永祚被关押了50多天后,被当时上海的知名人士多方营救出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在爱国人士眼中 爱国,是屈原为警醒楚王的愤而投江 是关天培的浴血守虎门 是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 是钱学森的饱历艰险回国建功 是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 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陈毅的“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在当代青年人眼中.....;;担当是一种精神、态度、要求、素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