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16—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共36页.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论十六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一、王力把汉语语音史分为四期: 1、上古音:公元3世纪以前,即先秦至两汉。研究这 时期语音的学科叫古音学 2、中古音:公元4世纪至公元12世纪(魏晋南北朝隋唐 宋),也叫韵书时期。 ·这一时期的语音主要反映在《切韵》系韵书里,因此而 形成的学科叫《切韵》学。与古音学相对,这一学科也 叫今音学。 3、近代音: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金元以后历代建都 北京,北方成为文化中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民族 共同语逐渐孕育成长。研究这一时期语音的学科叫北音 学。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 ·4、现代语音:公元20世纪(五四)以后。 二、双声叠韵: 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叠韵:指的是两个字的韵相同 ·利用双声和叠韵关系构成词,在语音上造成两个 章节中部分音素的重复,和押韵一样,形成回环 反复的韵律美。 现代汉语: 珍珠 zhenzhu颠倒 dian dao 泛滥 fan lan光芒 guangmang 分析古代的双声叠韵,应该考察当时的读音 ·双声:缤纷(古是而今非);叠韵:仓庚/芣苡 (古是今非) 古今音比较 古今不同的例子 芣苢之部 叠韵 ·知识支、职部 不叠韵 微妙明母(m) 双声 威望零声母,明母(m)不双声 古今相同的例子 双声:仿佛、参差、踟躇、兼葭、栗烈;伊威、逶 迤、犹豫、鸳鸯(零声母) 叠韵:辗转、崔嵬、婵媛、薜荔、蹉跎、须臾 、中古三十六字母 传统把现代语音学上的声母称作字母,也有称作“母、 纽、声类、声纽”,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的代表字 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的声母系 统 唐末守温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益6母(非敷奉微 床娘)而成36字母。 声每按发音品位分为五音、七含两 母、纽、母等。 五音: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 七音:即在五音的基础上,分立出半舌音(1)、半齿 音(r)两类。 根据不同发音方法又可以人为 次清、全浊、 次浊四犬类。现将三十六字母分类列表如 番浊 发章部位 潜次 浊次浊 见k 端t 透t 定d 三十六字母表 并 疑泥娘明敬 敷f 齿齿 头 知帮非慧心照 正齿 徠4 r 说明 全清: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爆破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清:指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全浊:指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浊:指带音的鼻辅音、边音、和半元音 声类,指声母的类别,是从韵书(或其他材料)的反切 系联或类似手段得来的,没有经过音位归纳处理。如《广韵 》声类数,陈澧考证为40类,黄淬伯、白涤洲47类,曾运乾 、陆志韦、周祖谟51类。通行观点是41类,与36字母相比 正齿音(照穿床审禅)分为庄系(庄初崇生)、章系(章 昌船书禅);喉音喻母分成云母、以母。蒋冀骋认为《中 原音韵》时庄系、章系合流 《广韵》四十一声类表 音舌音 轻舌舌 头|上 头庄系章音 音 默透澈|清 次迪明微泥 以來 、上古三十二字母 王力《汉语史稿》分上古声母为6类32个(喉、舌头 舌上、齿头、正齿、唇音,见79页),《古代汉语》分 为5类32个(喉、牙、舌、齿、唇,689页) 清代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听(1728-1804)在 《十驾斋养新录》首先提出的两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 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揭开了古声母研究 的序幕。 豪 驾 壅景亲纂 斋 养 1.古无轻唇音,指两汉前无唇齿音 钱氏认为上古无松瞢音非敷辜微4母,中古诀非敷辜徼4母 的那些宇,在上古分别读作量唇音帮滂並明4母。例如 古读:附如部;佛如弼,亦如勃;蕃如卞;汾如盆;敷如 布;匪如彼;望如茫。伏羲即“庖牺”,文水即“门水”。 《诗》凡民有丧匍(並)匐救之。”《檀弓》引《诗》作 扶(奉)服”。 ·此外,一些地名的读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根据这些地名 的读音也可以确定古无轻唇音。例如 费:旧读bi(滂),春秋鲁季孙氏封邑。“费”属敷母, 阿房宫:音pang(並)gong,秦宫名。“房”属奉母 逢泽:音pang(並)ze,古泽薮名。“逢”属奉母。 古无轻唇音—验证材料 谐声偏旁: ·中古时期,“方”属非母,轻唇音;“旁”,属并母,重唇 音;“雱”,属滂母,重唇音。“奉”属奉母,是轻唇音 “琫”,属帮母,重唇音;“捧”,属滂母,重唇音。 异文: 《庄子·逍遥游》:“汾水之阳”,司马彪本又作“盆水之 阳 《论语·雍也》:“文质彬彬”,许慎《说文》引作“文 质份份” 方言验证:吴方言、广东话、客家话等,都不同程度地保留 有重唇痕迹。特别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