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勇:守望良知思广益守望良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 页 / 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何德勇:守望良知思广益】守望良知 20世纪90年代末,湖北一所师专的中国哲学史课堂。一位男生正端坐倾听。当老师讲到王阳明哲学思想,格物致知从“格”心外之物到“格”心中之物时,男生睁大了眼睛,继而皱起眉头沉思起来……2011年底,上海一家公司办公室。王阳明及其弟子王艮的思维方式与一位男子心中多年来的策划经验渐渐贯通起来,继而,定型了“品牌策划=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路。这两个镜头里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人,目前是五思广益品牌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德勇。十多年来,从学生到走向社会,从学习活动到企业品牌策划活动,他研讨良知、守望良知、践行良知的心路历程从未中断,留下了一串串引人注目的脚印……求索是每个人不灭的天性1976年春天,何德勇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的一个贫瘠的村庄。父亲曾是当地的中专生,可是读到中途,因为村子里缺记工员,就被村支书从学校“要”回了村子。未竟的学业,一直是其父心中永远的遗憾与隐痛。所以,何德勇从小就被家里寄予了厚望。何德勇从小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6岁半就闹着要去上学,但村小学规定满7岁才能上学读书。在不能读书的一年里,他只能站在学校的操场上,默默地看着那或书声朗朗、或安谧宁静的教室……求知而不得的痛苦,每天萦绕在他的心头。30年后,当何德勇向记者谈起这段往事时说,其实求知欲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可磨灭的天性,那个时候就只希望每天的时光过得快些、再快些。何德勇小学的成绩非常优秀,毕业后考取了镇里的重点初中;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全省重点高中———孝感一中。在这所重点高中里,当大家都在为三年后的高考日夜奋战时,何德勇却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浩然的《苍生》,巴金的《家》、《春》、《秋》,贾平凹的《天狗》,司汤达的《红与黑》,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些书中的文学故事,主人翁的痛苦、迷茫、泪水、欢笑,都引起了他的沉思:我到底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高二下学期一读完,何德勇就决定休学一年,他不想在这种朝六晚十的机器人般的生活中继续下去,他想去学校以外的另一个世界去闯闯,去体验体验。对何德勇而言,陌生的领域,总是那么地充满诱惑力!未知的世界,总是那么地充满无限渴望!1996年何德勇参加高考,结果不尽如人意,他进入了一所大学师专学习。也是在这一年,学习专业课《中国哲学史》时,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阳明心学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没想到,以后竟与阳明心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良知说”强光照亮他的心田十多年来,阳明心学磁石般吸引着何德勇走入一个营养丰沛的领域。他从研读“王阳明格竹”开始,一步步登堂入室。宋代程颐朱熹主张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到了明朝,王阳明读到朱子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就想通过“格竹”来获得关于竹子的规律性知识。可是,他坐在院子里竹林前,神色专一地盯着竹子,一连盯了七天,以至于病倒了,也领会不出竹子的道理及知识。后来,王阳明在实际生活中悟出了自己的见解:一个人先要格除自己贪恋的物欲,使心肠愈来愈清明,本心具备的良知良能才渐渐浮现,对世间万物的道理就看得明白学得快。何德勇对王阳明敢于突破先贤结论的精神和勇气深为佩服,“良知”二字如一束强光照进他的心田。王阳明后来的“龙场悟道”,更让何德勇兴奋不已。公元1508年,王阳明得罪朝廷权贵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这里秀丽的风光、淳朴的民风,让王阳明烦闷的心灵渐渐安静下来,重新思索人生。终于有一天,他兴奋地大喊道:“我明白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圣贤之道不在他处,就在自己心里。这就是历史上震撼人心的思想性事件—————龙场悟道。此后,他向诸生讲说“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主张,强调人要做的努力就是将生命本有的无穷德用显发出来,化为鲜活的社会实践行为。他成功地开创了心学思想体系。何德勇如天窗大开,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而江苏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对阳明说的发挥与超越,则使何德勇登上了新的台阶。明朝大哲学家王艮是王阳明的弟子,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了一个永放光芒的泰州学派。王艮把王阳明的“致良知”,改造为“良知致”,更强调“良知”的发用。他进而提出了“百姓日用是道”的命题,第一次让“良知的发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民本思想。这种真正尊重人重视人的价值观,真正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人文精神,正是平民哲学、大众学者恰好的表现。这不仅把“人之初,性本善”优秀传统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也有利于当代践行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至此,何德勇定下了立足良知综合运用、付诸实践的人生方向!思考就是发现隐含的真意1999年,何德勇踏入社会参加工作。七八年里,他先后在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