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西厢记》的成书过程与版本.pdf

第二节,《西厢记》的成书过程与版本.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西厢记》的成书与版本 一、成书的过程 1、唐代: 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三千字。(文见王季思校注的上海古籍 版《西厢记》附录) 关于《莺莺传》的本事: (1)有人认为,张生即唐代诗人张籍; (2 )宋代的王性之《传奇辨正》驳斥此说,认为,张生即小说作者元稹本人,崔莺莺 即当时的永宁为崔鹏之女,二人为姨表兄妹的关系(见赵德麟《侯鲭录》卷五); (3 )近人鲁迅也认为“元稹以张生自寓,述自亲历之境”;陈寅恪也同意张生是元稹 的说法,但又认为,“莺莺所出必非高门”,否定莺莺为崔鹏之女的说法。 (4 )现在一般认为,文学作品并非人物传记,不能将张生与元稹直接划等号,甚至进 而进行有关的索隐(“红学”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2 、宋代: (1)北宋赵德麟的鼓子词《商调蝶恋花·会真记》(用《莺莺传》的文字作为说白, 中间插入他写的12 首《蝶恋花》唱词,曲白相间,说唱西厢故事)。(文见赵德麟《侯鲭(q īng )录》卷五,王季思校注的上海古籍版《西厢记》附录亦载有) (2 )北宋秦观的歌舞词《调笑转踏·崔莺莺》(歌咏八个故事之一)。(文见秦观《淮 海词》) (3 )北宋毛滂的歌舞词《调笑转踏·崔莺莺》(歌咏八个故事之一)。(文见毛滂《东 堂词》) (4 )南宋说话《莺莺传》(佚)(据罗烨《醉翁谈录》)。 (5 )南宋官本杂剧《莺莺六幺》(佚)(据周密《武林旧事》)。 (6 )南戏:《张珙gong 西厢记》(佚)(据《永乐大典》)。 4 、金代: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西厢记搊弹词》、《弦索西厢》),俗称《董西厢》,五 万字。(文见单行本《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元明清人对《董西厢》一直“罕有人能解之者”,直到20 世纪20 年代,王国维先生《宋 元戏曲考》才予以确认它是说唱艺术。文史教材认为,是一部规模宏伟的长篇叙事诗或诗体 小说。 5、元代: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俗称《王西厢》。 二、《董西厢》对《莺莺传》的改进及其缺陷 (一)脱胎换骨的改进,具体表现: 1、主题上:将《莺莺传》始乱终弃“善补过”的封建性主题,改为“自是佳人合配才 子”的反封建性主题。(根本性的改变) 2 、情节上:将封建士大夫对女性始乱终弃造成的悲剧,改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婚姻自 由、共同向封建礼教束缚抗争并最终得到结合的喜剧,结局是崔张出走普州杜将军处。于是, 《董西厢》的情节,形成两大矛盾冲突的阵营(崔张红与老夫人、郑恒),即增加老夫人与 崔张之间的矛盾。 3、人物上: (1)改变了既有的人物形象: 张生:《莺莺传》中,始乱终弃的轻薄乃至卑鄙的封建文人,可谓“才子+流氓”;《董 西厢》中,风流倜傥,乐观幽默,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反封建的才子。 莺莺:《莺莺传》中,莺莺虽有过“自献”之举,但最终劝张生“还将旧来意,怜取眼 前人”,消极忍让;《董西厢》中,仍是含蓄深沉,但富有叛逆性,对爱情的追求更为真挚炽 烈。 老夫人:《莺莺传》中,没有性格、没有行动的人物;《董西厢》中,背信弃义,破坏 良缘的“封建顽固派”,破坏崔张爱情的罪魁祸首。 红娘:《莺莺传》中,几乎没有什么动作;《董西厢》中,聪明天真、泼辣大胆、灵巧 俏皮,热情主动地成人之美。 (2 )增加了新的人物形象: 法聪:见义勇为。 郑恒:触阶而死。 4 、艺术上: (1)由小说体改为说唱结合的曲艺体。由三千言的文言短篇小说,变为长达五万言的 使用190 多个套数的长篇诸宫调。 (2 )语言优美,感染力强。 (二)缺陷: 1、人物性格的刻画不够完整、统一。 张生有时表现过于消极退让,甚至两度企图自杀;老夫人作为对立面形象,不很鲜明。 2 、作为长篇说唱文学,显得拖沓、重复和枝蔓。 对法聪冲阵一段的铺叙,约占整个作品的1/6 篇幅;对崔张之间来往情形的描绘,有些 重复。 3、作品的说白部分,语言不如曲词部分活泼生动。 三、《王西厢》对《董西厢》的改进及其局限性 (一)改进 1、主题上:反封建的主题得到进一步强化,将《董西厢》“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主 题改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2 、情节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