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docxVIP

(完整word版)崔颢《黄鹤楼》赏析及历年中考真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背景 崔颢(公元 704 年— 754 年),唐玄宗开元 11 年(公元 723 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 《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崔颢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早年为诗,情志浮艳。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黄鹤楼》一诗,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诗词主题 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 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诗词鉴赏 首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楼: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 昔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 y ī)的仙人,在此乘《鹤寰登宇仙记。》 上说:“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故名。” 理解: 、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 颔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译文: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悠悠:飘荡的样子。 理解: 、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答: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译文:晴日里的平野,汉阳的碧树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木长得极其繁茂。 川,平原、平野。历历:清楚可数。汉阳:地名,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理解: 、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 、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作了铺垫。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运用“历历”“萋萋”等叠音词,声音铿锵,富于音乐美。 尾联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天已是傍晚,我的故乡在什么地方?江上雾霭笼罩更加使人忧愁。 乡关 :故乡。 烟波 :暮霭沉沉的江面。 理解: 、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 、诗作以一“愁”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表现了缠绵的乡愁。 、尾联情景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渺烟波,正是诗人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诗人通过描写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想,抒发了世事苍茫、人生短暂的慨叹,表达了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念家乡的愁绪。 广告 中考文言文古诗词一本通(备考 2019 ) 作者:余刚 京东 中考真题检测 1 、【2018 年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中考】 ( 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 之感。( 1 分) 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2 分) 【答案】(1 )寂寞孤独(失落惆怅、岁月易逝等) 2)①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②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③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④本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虚实结合。 2 、【2017 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 1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