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宫颈细胞学TBS判读系统郑宝文 郑宝文 1988年Koss首先提出鳞状上皮内病变概念; 同年在Bethesda召开会议提出新的宫颈细胞学诊断语言; 1994年出版了第一版《The Bethesda System》; 2001年召开大规模的会议讨论TBS的修改方案并发布征求意见稿; 2004年出版了第二版《The Bethesda System》… 1994年美国癌症研究所代表团向中国同行介绍了TBS; 1994年霍临明、马正中在《中华病理学杂志》介绍了TBS; 1995年刘树范在中国抗癌协会临床细胞学学术会议上介绍了TBS; 1997、2001年在第三、四届中华医学会细胞病理学学术会议上再次介绍TBS; 2002年中国病理学网推出TBS讲座,共十讲; 2003年在乌鲁木齐召开的第五届中华医学会细胞病理学学术会议上建议使用TBS; 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TBS诊断报告方式… TBS版本 常规涂片与液基制片 全面认识细胞及其细胞谱系 标本满意度的判读 液基细胞:整张涂片大于5000个保存完好的鳞状细胞、应有一定量的移行区的化生细胞、宫颈管细胞等。 常规涂片:整张涂片有保存完好的鳞状细胞8000个,应有一定量的移行区的化生细胞、宫颈管细胞等 如果涂片中有异常细胞(ASCUS及其以上的细胞),不论多少,均判读为满意标本(不包括微生物感染的)。 不满意标本要重新取材,重新诊断。 上皮细胞异常 ●鳞状细胞不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HPV的细胞变化和CIN?1·高度鳞状病变-HSIL, CIN?2和CIN?3(涵盖原中及重度非典型型增生、原位癌)·疑侵袭癌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最典型的形态学表现 在表层鳞状细胞 组织学基础:这些病变有细胞学的非典型性,呈特征性的扁平或外生性湿疣的分布。主要特征是中上部分上皮增厚,伴挖空细胞非典型性…此病变重要的是下半部分细胞有核的轻度非典型性,核分裂像偶见。”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grade squan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 ·细胞散在或成片分布。 ·核畸形一般出现在成熟细胞或者表层细胞中。 ·核增大,至少3倍于正常中层细胞核,核浆比也增大。 ·核大小、形状不一是显而易见的。 ·常见双核或多核。 ·染色质增粗、深染,但分布规则,若感染HPV病毒则染色质可能出现变性或呈聚集且分布不匀。 ·核仁不见或少见。 ·核膜清晰可见,伴有轻度不规则,也可因染色质呈絮状分布而完全看不清。 ·细胞边界很清楚。 ·观察到单个细胞界线清楚,明显的核周空穴及胞浆外围深着色的细胞,还必须看见核异形才能诊断为LSIL,仅是核周空穴,而无核的异形,则没有足够证据下诊断。 侵犯宫颈的HPV亚型 ━━━━━━━━━━━━━━━━━━━━━━━━ HPV6,11,54 尖锐湿疣,低级别扁平湿疣,CIN-Ⅰ HPV16,18,31,33 尖锐湿疣(罕见),高级别CIN,癌 HPV45,51,52 CIN,宫颈癌 HPV18 CIN,宫颈管癌 HPV35 CIN,宫颈腺癌 ━━━━━━━━━━━━━━━━━━━━━━━━ 高度鳞状细胞内病变的典型形态学表在幼稚细胞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 ·细胞散在,成片或聚集分布。 ·核异形绝大部分存在于未成熟的细胞中,如花边状,淡染或致密化生型胞浆的细胞中,偶见胞浆是“成熟”和重度角化的。 ·核增大的范围同低度病变,但胞浆变的更少,从而导致显著的核浆比增加,但在核浆比高的细胞中核增大实际上小于低病变的表层成熟细胞的异常细胞。 ·高度病变细胞体积小于低度病变。 ·染色质增粗明显,可呈细致或粗糙颗粒状均匀分布。 ·核仁不常见。 · 核边界是不规则的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特殊排列同样显示在组织学排列的片断,幼稚细胞并有一定方向性、短梭性形态样和竖立性排列。 疑侵袭性癌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是一个过渡性“预防措施” 疑侵袭性癌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极少数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很难与侵袭性癌区分,这种情况出现于多形性明显的HSIL细胞伴有角化,但无侵袭性的特殊性背景(坏死或肿瘤素质)时。相反的情况是有肿瘤素质的特点(背景中出血、坏死或颗粒状蛋白质性残留物),但未发现恶性细胞。有时HSIL累及腺体可伴有局灶性坏死和小核仁,但无侵袭;在这种情况下,伴坏死的HSI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