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及模糊控制算法[宣讲].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2 模糊控制算法 (3)变量的模糊量 某个变量变化的实际范围称为该变量的基本论域。记偏差的基本论域为,偏差变化的基本论域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变量(系统的控制量)的基本论域为。显然,基本论域内的量是精确量,因而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都是精确量,但是模糊控制算法需要模糊量。因此,输入的精确量(数字量)需要转换为模糊量,这个过程称为“模糊化”(Fuzzification);另一方面,模糊算法所得到的模糊控制量需要转换为精确的控制量,这个过程称为“清晰化”或者“反模糊化”(Defuzzification)。 比较实用的模糊化方法是将基本论域分为n个档次,即取变量的模糊子集论域为 3.2.2 模糊控制算法 从基本论域到模糊子集论域的转换公式为 (3.16) 增加论域中的元素个数可以提高控制精度,但增大了计算量,而且模糊控制效果的改善并不明显。一般选择模糊论域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模糊语言词集总数的两倍以上,以确保各模糊集能较好地覆盖论域,避免出现失控现象。例如在选择上述7个词汇的情况下,可选择E和EC的论域均为 选择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变量即系统的控制量U的论域为 3.2.2 模糊控制算法 (4)隶属度 为了实现模糊化,要在上述离散化了的精确量与表示模糊语言的模糊量之间建立关系,即确定论域中的每个元素对各个模糊语言变量的隶属度。 隶属度是描述某个确定量隶属于某个模糊语言变量的程度。例如,在上述和EC的论域中,+6隶属于(正大),隶属度为1.0;+5也隶属于,但隶属度要比+6差,可取为0.8;+4隶属于的程度更小,隶属度可取为0.4;显然-6~0就不隶属于了,所以隶属度取为0。 确定隶属度的值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进行控制活动时的模糊概念一般可以用正态型模糊变量描述。下面给出常用的确定模糊变量隶属度的赋值表,如表3.1、表3.2和表3.3所示。 3.2.2 模糊控制算法 2.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模糊控制是语言控制,因此要用语言归纳专家的手动控制策略,从而建立模糊控制规则表。手动控制策略一般都可以用条件语句加以描述。条件语句的基本类型为 if A or B and C or D then U 3.2.2 模糊控制算法 3.2.2 模糊控制算法 3.2.2 模糊控制算法 3.2.2 模糊控制算法 下面介绍一种根据系统输出的误差及误差的变化趋势,消除误差的模糊控制规则。该规则用下述21条模糊条件语句来描述。 [1]if E = NB or NM and EC = NB or NM then U = PB [2]if E = NB or NM and EC = NS or O then U = PB [3]if E = NB or NM and EC = PS then U = PM [4]if E = NB or NM and EC = PM or PB then U = O [5]if E = NS and EC = NB or NM then U = PM [6]if E = NS and EC = NS or O then U = PM [7]if E = NS and EC = PS then U = O [8]if E = NS and EC = PM or PB then U = NS [9]if E = NO or PO and EC = NB or NM then U = PM [10]if E = NO or PO and EC = NS then U = PS [11]if E = NO or PO and EC = O then U = O 3.2.2 模糊控制算法 [12]if E = NO or PO and EC = PS then U = NS [13]if E = NO or PO and EC = PM or PB then U = NM [14]if E = PS and EC = NB or NM then U = PS [15]if E = PS and EC = NS then U = O [16]if E = PS and EC = O or PS then U = NM [17]if E = PS and EC = PM or PB then U = NM [18]if E = PM or PB and EC = NB or NM then U = O [19]if E = P

文档评论(0)

肖四妹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