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3.5 新型干法窑系统的均衡稳定操作与防止一些异常操作现象(149~159) 要求: 理解均衡稳定操作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工艺生产中的“五稳保一稳”; 掌握窑外分解窑系统常用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等控制参数有哪些;有何意义和作用; 掌握预分解窑结皮堵塞的概念、易产生的部位、原因及预防措施。 * 2.4.1、新型干法窑调节控制的一般原则: 根据工厂外部条件变化,适时调整各工艺系统参数,最大限度地保持系统“均衡稳定”的运转,不断提高设备运转率。 (1)均衡稳定生产必须做到“五稳保一稳”。 五稳指保证生料成分稳定、喂料稳定、燃料成分与物性指标稳定、燃料量稳定和设备运转稳定;保一稳指全窑系统热工制度(温度、压力、气氛)稳定。 (2)均衡稳定生产是保证预分解窑工作的重要条件。 2.4 新型干法窑系统的均衡稳定操作与 防止一些异常操作现象(P149~159) * 检测点 压力 Pa 温度 ℃ 气体成分分析 窑尾烟室 -300 1150 左右 O2、NOX、CO、SO2 分解炉入口 -530 950~1000 分解炉内部 -1000 900~950 分解炉出口 -1100 880±20 O2、NOX、CO、SO2 C5出口 -1850 860 C4出口 -2500 780 C3出口 -3150 660 C2出口 -3800 480~520 C1出口(总管) -4700 300~320 O2、NOX、CO、SO2 2.4.2、新型干法窑系统控制参数 正常煅烧时,这些参数如何判断和控制?表征了什么问题? 新型干法窑系统控制参数有哪些? * 1. 温度参数控制 (1)烧成带的温度 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合理的烧成温度 物料:1300℃~1450℃ 监控手段 ① 窑的主电机电流(主传动负荷): 温度高,电流高; 窑皮长而厚,电流高而波幅大。 500~800A,变动幅度不宜超过200A ② 窑尾温度高低 ③ 窑的红外筒体扫描仪 ④ 熟料游离钙及立升重的测定 2.4.3、新型干法窑系统控制参数 * 窑尾温度控制:热电偶或辐射高温计 作用: ① 表示窑头火焰的位置及煅烧情况 ② 反应窑内燃料供给量及总热量,窑、炉用风是否平衡 ③ 反应生料的易烧性;入窑生料分解率的高低 控制: 1050~1150℃左右(例:1100±50℃,最大不能超过1160℃),只要熟料质量合格,温度偏低较好。 合理的用风、用煤比例、煤粉质量、二次风温、火焰形状 窑尾温度和窑的主机电流(主传动负荷)控制室内煅烧状况 (2)窑尾气体温度: * 作用:① 确保分解率高又不烧结必须控制的温度之一;② 反映了入窑物料分解率高低;③ 分解炉内煤粉燃烧和用风是否合理;④ 入炉溜子是否堵塞。 温度控制:一般在850~900℃ ,只要分解率达标,质量合格,温度越低越好 影响因素:① 进分解炉的三次空气量、温度与速度。② 煤粉细度、水分。 控制:① 保证入窑分解率90~95%;② 提高煤粉质量,降细度减少水份;③ 合理用风,不能“风大料少”;④ 检查入炉溜子是否顺畅 分解炉中部温度:反映炉内热力分布情况和风煤料混合情况 (3)分解炉出口温度 * 作用 ① 它是降低单位熟料热耗的重要标示之一。 ② 为增湿塔和收尘器创造理想条件. ③ 在下料量不变时,是全系统用风量的重要参考数据 。 ④ 预热器可能有某一个堵塞; ⑤ 拉风过大,风、料、煤配比失调; ⑥ 煤质不好; ⑦ 漏风情况。 合理的范围 五级预热器:350℃以下 只要熟料质量合格,温度越低越好。。 (4)C1级预热器出口温度的控制 * 一般控制在840~880℃, 最低级旋风筒应低于分解炉出口气体温度,否则说明出炉气流中还有部分燃料没有燃烧完全。 入窑的生料温度: 850~870 ℃ 856℃ (5)最低级旋风筒(C5级)出口气体温度 和入窑生料温度 * 控制二三次风温度重要意义 表明窑炉能从篦冷机接受的热量; 直接降低单位熟料热耗; 判断篦冷机操作参数的正确性。 窑规模愈大,入炉三次风温愈高;反之亦然。 (7)熟料出篦冷机温度 篦冷机的设计性能大多为: 环境温度+65℃ 还有各级预热器锥体下料温度、高温风机入口温度、进入窑尾、窑头的收尘器废气温度等 (6)入炉三次风温和二次风温的控制 * 2. 气体成分分析—O2、 CO、NOX (1) 作用:它们表征窑内、分解炉或整个系统的燃料燃烧及通风情况、漏风情况。对窑系统燃料燃烧的要求是既不能使燃料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而产生CO,又不能有过多的过剩空气而增大热耗。 O2:风量是否正常;漏风情况;煤质情况;操作配比是否得当 CO:用风量是否正常;煤粉质量;配风;燃烧器工作状况;窑炉燃烧状况 NOx:各燃烧器的火焰热力强度的高低;是否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