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全诗赏析 ,原文翻
译
忆秦娥 娄关(毛泽东)
原文
忆秦娥① 娄山关
西烈②,长空雁叫霜晨月③。
霜晨月④,马蹄声碎⑤,喇叭声咽⑥。
雄关漫道真如铁⑦,而今迈步从头越⑧。
从头越,苍山如海⑨,残阳如血⑩。
注释
①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的词句 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
韵格,四十六字。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词。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 、《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②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③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
有飞雁在叫唤。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④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⑤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1
⑥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⑦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漫道,徒然说,枉然说。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⑧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张相《词曲语词汇释》: 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 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 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⑨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⑩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
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晓月当空,
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
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
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重振旗鼓向前,
茫茫青山如大海,
夕阳光华赤如血。
创作背景
2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这首词题目中的娄山关又称娄关、 太平关,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 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 60 公里。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 《贵州通志》说它 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 [3]
长征过程中,土城战役失败后,毛泽东认真总结教训,亲自指挥
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 他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 挥师
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黔军。
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红军二渡赤水后,于 2 月 25 日攻克娄山关,控制住这座雄关,使大部队顺利通过。随后,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 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 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 2 月 26 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 月 27 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 28 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 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也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4]
2 月 28 日,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欣
然作笔,写下该词。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的心情无比激动,在
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这首诗词。 [5]
鉴赏
3
上阕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简炼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 一开始三个字 西风烈 ,悲声慷慨高
亢, ?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 烈 字,让
人读来不禁泪滂沱, ?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
清晨,寒霜漫天,西风猛烈地吹荡,晓月依然挂在天边,这时雁的叫
声阵阵传来,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
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
之感,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透过这种情调,读者可以想象到即将
来临的战斗的紧张和艰险。 ? 霜晨月 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一幅
晓月寒霜图幻化而出, 而在图中美丽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
歌如泣了。这种手法似取自马致远的 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 ,但在渲染气氛的效果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在这霜、晨、月中, ?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
[6]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
在山间回环向前。 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 就在
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
?诗人仅用 马蹄 喇叭 代表红军,又用 碎 与 咽 形容心境,用字凝
炼、准确、优美, ?情景相得益彰。《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在断鸿
声里,忧愁风雨中: 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 。辛弃
疾的词在毛泽东的这首诗尤其上半阕得到了完美的应和, ?可堪英雄
4
苍凉之气难分伯仲。
跟着, 霜晨月 这一景句的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