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的政治主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洵的政治主张 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他和他的两个儿(苏拭、苏辙)都以文采著名,被后人合称为宋代“三苏”。 苏洵在27岁那年的一天,正像往常一样随手翻书阅览,无意中发现一篇关于古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认真地读了一遍,感到这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他反复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收获。他觉得这故事好像是专为自己写的,不由得心中发出感叹:“时光无情地飞逝,自己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虽然写过一些文章,却都是些平庸之作,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他想:现在不努力,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从这时起,苏询又开始发愤苦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有了长进,就急急忙忙地参加录取秀才和进士的两场考试,但两次考试都落了榜。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不过,他没有灰心丧气,决心重新振作起来。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写得有气势,以古为鉴;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谒翰林学士欧阳修,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嘉祐元年欧阳修向朝廷推荐了老苏,并将老苏的多篇文章推荐给皇帝宋仁宗。嘉祐三年仁宗召苏洵试舍人院,同年十月老苏上书仁宗以病为由未参加考核,倒是给仁宗提出了施政建议。这是老苏唯一一次给皇帝的上书,集中了他一生的政治主张。虽然不被当时的大多数士人所认可,但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很有说服力的。 针对北宋武力薄弱的问题,老苏提出“复武举”,就是重新开始招武举人。因为这类人才需要提前训练好、准备充分,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天下有急,不求其素所不用之人,使天下不能幸其仓卒,而取其禄位”。就是天下出现危急情况的时候,不能用从来没用过的人,不能让其他人趁机获得权位。否则他们就知道朝廷的意图了,老苏认为“为天下者,必有所不可窥”。以前也有过武举,但是都是“市井之粗材”,通过策试中举的,也只是“记录章句”,都是“区区无用之学”。取的人又很多,待遇自然都很差,所以都是一些贪污无行之徒才会参加,真正的豪杰之士“耻不忍就”。所以朝廷要重视实实在在的人才,要取精英来培养。 外交问题。“敌国相观,相观于人而已”。敌国看朝廷,主要是看朝廷出使的人。由于当时大家都觉得出使很不好做,“以奉使为艰危”,所以大家都轮着做,还有小吏跟着随时记录说的每一句话,这样即使有好口才也不敢发挥,在敌国看来,使臣都很软弱的样子,于是很容易被敌人轻视。因此应当是“奉使宜有常人,唯其可者,而不必均”。就是要有专门的外交人员,有能力就上,没必要非要大家都轮着来。 去宦官。对于仁宗一朝出现“事垂立而辄废,功未成而旋去”的原因,老苏认为是“小人之根未去也”,这里的小人指的就是宦官。老苏认为虽然皇帝觉得宦官只是侍候皇帝玩乐的人,但实际上最为能接近皇帝的人,朝中大臣都会有所顾忌。天下的小人则通过贿赂宦官影响贤人们的政策施行。因此要远离宦官。同时老苏听说皇帝有疏离宦官的打算,进一步提出“夫君子之去小人,惟能尽去乃无后患”,必须彻底疏远才可以,否则从东汉宦官为祸的历史来看,宦官被攻击后反扑,对国家的危害更大。 整体来看,苏洵的政治主张基本都切中了当时北宋政治的弊端,如果能被采纳施行,对整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情况未必不能有所改善。可惜,当时欣赏老苏的也不过欧阳修等寥寥几人,而北宋最终还是亡于这些老苏很早就提过的弊害。当时的其他士人,还有后世的很多文人包括王夫之等有名的士大夫,对老苏的主张是很不屑的。在他们眼里,不把仁义等儒家原则作为处理事务的最高准则的都是旁门左道,像老苏这样公然将以利益引导人们的更是离经叛道。

文档评论(0)

文人教参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备考课程、成人语言培训课程及教材等为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竞争力,塑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赋能学生而努力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3150140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