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地铁隧道地下控制导线测量布设方案分析
hy_513[转载]
阅读次数:1498发布时间:2006-6-15
阅读次数:1498
地铁隧道地下控制导线测量布设方案对比分析
摘 要:根据地铁盾构施工实践经验,从传统隧道贯通控制导线形式 支导线出发,提出了 3种不
同的改进测量方案,即:菱形布网、环形布网、矩形布网,并利用数学扭曲法模拟数据用计算机编程计 算出4种方案的端点精度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1)导线横向误差随导线延伸成递增趋势 ,导
线越长增加速度越快;(2)当采用改进方案时,横向精度明显提高;(3)工作量,菱形法比支导线增加约 136 6%,四边形法比支导线增加约 100%,环形导线法比支导线法增加约 118 3%;(4)环形导线比支
导线精度提高约35%,四边形导线精度提高约 53 4%,菱形导线法精度提高约 44 2%。总之,四边形 法是最优方案,建议在实践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地下导线;点位误差;主辅点法
地铁盾构导向测量中井下控制导线测量是导向测量的关键 ,常规做法是在井下布设边长适当的
支导线,为了减小支导线端点横向误差,常常采用减少导线转折角个数(加大导线边长)的方法或者选 择若干导线边采用陀螺经纬仪测定其方位角 [1-4],但由于目前国内生产的陀螺仪定向误差较大 (一
般一次定向中误差±(15?20))测量费时,实际作业时常有意回避采用此法。因此 ,深入研究地下控
制导线测量的布设方案、观测技术并分析端点精度对指导盾构导向有实际的意义。由于井下空间狭 小,控制测量布设形式采用支导线方式,为了提高导线端点的精度,在不增加较多工作量的前提下,我 们设计了几种改进的布设方式,即:环状布网、菱形布网、矩形布网等 ,以期提高导线端点的精度。本
文就上述几种改进的布设方案作一比较深入的探讨。
1布设方案
传统的支导线布设方案(图1)简单,观测工作量较少,布设灵活,但由于没有多余观测和其他约束 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即使发生错误也无法检查,同时随导线长度的增加,端点横向误差迅速增大[3-6] o 导线端点横向误差为[3-4]:式中:s为导线边长;m。为测角中误差;n为支导线边数;p =206265。
(I )
(I )
为了避免上述支导线的缺点,提高导线端点精度,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井下工作条件,提出了 下列3种布设方案:
主辅点菱形导线法。在地下控制支导线点(主点)的附近再布设一个导线点(辅点),为了便于同 时设置目标和精确量距,考虑两个观测点安装在同一个强制归心观测墩上 ,边长约为10?15cm,两点 之间距离在事先安装好中心螺旋后可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 ,由于游标卡尺丈量精度可达 +0 2mm,因
此,可认为主辅点间长度值没有误差 (图2)。
Y
图2主蜻点英形导线法
F i|■- 2 Hidnr 熊灼Hen d inn oritJ t i^ vc i^c
主辅点四边形导线法。在地下控制支导线基础上每 4点组成四边形,相邻主辅点同样采用游
标卡尺测量长度(图3)。
A
a
1
3
5
7
9
ii
-
-T~
-T-
—T—
—±—
2
4
6
————
10
12
Y
图3主辅点四边形法
Fig. S Ma in ccinda ry statin quad rilaii? ral 1 rave n;c
环形导线法。根据隧道实际情况,布设成环形导线,导线点采用强制归心装置,安装在地下地铁 隧道侧壁,保持离开侧壁一段距离,一般约0 5?0 7m,以保证视线离开侧壁约在 0 5m以上,减少旁折 光的影响,导线所有角度距离采用I级全站仪观测(图4)。
图4环形导线法
F 4 An nil I天 r rsc
2数值模拟
在图1?4中的各个导线点模拟观测角度和边长 ,为保证成果相互可比性,设定起始点A、B无误
差,导线边长及角度的取值范围,按数学扭曲法随机模拟若干组数据,采用间接平差法组成误差方程 和法方程,求逆得到未知数的协因数阵,估算各点的精度。为了便于计算,编制了专门的计算程序,限于 篇幅,这里略。
精度估算时取测角中误差 m亓± 2.5额边中误差ms=± 3.0mm,游标卡尺丈量主辅点间的长度中误 差m游=± 0.2mm,并设测角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 ,则有:
TOC \o 1-5 \h \z 2 ■* 2 ■
叫 2,5 呼 2,5
Pp =1 / H ~ : =0?694,隔 ~~r , =156.25
\o Current Document m; 3.(J 晦 0.Z
导线前进方向为丫轴,与丫轴垂直向上的方向为 X轴。
按上述定权方式[4,7],可计算出4种方案中导线端点的横向误差,见表1。
表】
4种方案中导线点的横向中误差
Tih k I Lm m
cnon of travcn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