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23课《寓言两则》复习课程.ppt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23课《寓言两则》复习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23课《寓言两则》 滥 竽 充 数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滥 竽 làn yú 南郭 先生 捂着 装 腔 作 势 混 着 脾 气 hùn qiāng pí guō wǔ 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自读课文,思考: 分组交流讨论: 1.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的? 2.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爱讲排场  有机可乘 滥竽充数  装腔作势 不会装会 只好逃走  无机可乘 朗读比较,体会寓言语句准确、生动性的特点: 1.每逢吹竽,他也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2.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混在队里充数。  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鼓着腮帮 ,捂着竽眼儿 ①宣王喜欢讲排场,三百人一齐吹竽。 ②南郭先生很会弄虚作假,钻人家的空子。 滥竽充数成功的原因 滥竽充数失败的原因 说明了什么 ①齐宣王喜欢讲排场,三百人一齐吹竽。 ①齐湣王 喜欢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吹给他听。 ②南郭先生很会弄虚作假,钻人家的空子。 ②南郭先生本来就不会吹竽。 没有真才实学而弄虚作假的人,最终总要败露的。 没有真正才干而不会装会、弄虚作假、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是经不起考验的,他的真面目终究会暴露的。   同学们都不要做南郭先生那样的人,而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邯郸学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S版) 朗读寓言《邯郸学步》,想一想这个寓言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邯郸 燕国 机械 优雅 彻底 模仿 我会读 朗读小提示 抬腿 跨步 摆手 扭腰 那个燕国人学了几天后,有什么结果?他又做了什么决定呢? 讨论交流 1.你认为他做得对吗?为什么? 2.你从他学走路的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联系生活,谈谈在我们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人做事,应该怎样去学习别人的长处? 思考题: 学习别人的长处,应注意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学习,如果机械模仿,生搬硬套,不但学无所成,反而丢失了自己原有的东西。 小故事大道理 练一练 选择带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滥竽充数:①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有才学的人群中欺骗别人;② 比喻以假冒充真的,以次冒充好的; ③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的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 1.做买卖要按质论价,讲究信誉,不能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 ) 2.不懂就不懂,不能在大伙儿里边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 3.班长小红谦虚地说:“这次被评为文明班级,都是全体同学干出来的,我不过是滥竽充数,挂个空名而已。 ( ) 4.德化南门农贸菜市场有一些经营者把烂鱼放到鲜鱼中滥竽充数以高价格卖出。 ( ) ② ① ③ ② 此烂鱼非彼滥竽也 拓展延伸 1.续编“南郭先生逃跑后”。逃跑后南郭先生该干些什么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写一写。 2.请将这两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听。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