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股权分配的实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法下创业公司股权分配的七大简明实操建议 创业者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确定公司的股权结构,一是按照股东 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二是在股东之间平均分配。 前者容易触发股东 贡献和持股比例不匹配的问题, 后者则会削弱核心创始人对公司的控 制力,影响公司的决策效率。 虽然不少创业者已经意识到股权分配的 重要性,亦有意借鉴国外发达创业体制下的股权架构思路, 无奈某些 想法并不为工商登记机关所接受,且创业之初事务芜杂 ,创业者在有限的精力下,难免有为权宜计草率分股并希冀后续解决的做法, 为公司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这已被多个创业公司失败教训所明证, 在此不赘述。本文将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出发, 对创业公司股权分配方案的设计和落地给出七大简明法律实操建议。 一、股权分配的三大原则 创业如逆水行舟,只有同行者目的明确、方向一致、公平和激 励并存才能成就长远、稳定的关系。股权分配就是这么一个落实到 “人”的过程, 它的目的不仅要通过“丑话说在前头”来确立规则,还要明确公司基因和价值观、达成股东间的共识。 鉴于创业公司初期股东和管理层通常是重叠的, 暂无须考虑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笔者认为确立股权分配时需要考虑三个因素,分别是:股东于资源层面的贡献、 股东于公司治理层面的把控以及公司未来的融资造血空间, 当然上述三个因素仍有分解的空间, 比如资 源就可以按出资、投入时间细化,出资又可以按照是货币、实物、知识产权等对公司的价值进一步细化。 二、选择实缴注册资本比认缴注册资本好 虽然 2014 年 3 月 1 日施行的新《公司法》采用认缴注册资本制,即除非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外, 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必经验资程序, 由全体股东承诺认缴即可, 认缴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但是,这不意味着股东可以“只认不缴” ,也不是说注册资本越高越好。 认缴制下股东的出资义务只是暂缓缴纳, 股东仍要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为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若股东为了显示公司实力, 不切实际的认缴高额注册资本, 那么将面临多重法律风险, 例如当债权人向公司索偿时,股东的清偿责任也随之加重,又如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将作为清算财产,另外也需要考虑税务风险。 笔者认为,创业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注册资本, 选择实缴并进行验资,使得“公司”这种企业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它的风险隔离效果。 三、股权分配方案要最终落地于工商登记 出资是股权分配的必要依据,却非唯一依据,创业者最终核算的股权分配方案往往与出资比例不一致, 有些创业者会采用阴阳协议的方式,一方面签署投资协议固定真实的股权比例, 另一方面按照出资比例完成工商登记。 但是,上述方式的法律风险很大,一旦涉诉,不仅创业者的股东 权益难以获得保护, 亦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 导致公司错失成长良机。笔者认为在此情形下,可考虑采股本溢价方式解决:首先,创业 者之前签署投资协议,明确每位创业者的实际出资和股权比例 ;继而,由创业者按照确认的股权比例和换算后的出资额进行工商登记, 把股东超出登记出资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金。 四、以公司治理结构保障核心创始人的控制权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 1、在无特别约定时,股东会作出的一般决议需要股东所持表决权的 半数通过,股东会作出的特别决议如修改公司章程、 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等,需要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通过 ; 2、表决权与股权比例挂钩, “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以 下简称“但书” )。结合实际情况,创业公司往往有多个创始人,加 之股权众筹大行其道, 核心创始人的持股有可能达不到绝对控股比例 (即持股区间等于或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 51%—— 67%)。此情形下欲 保障核心创始人的控制权,就需要充分利用上述“但书” ,将表决权 与持股比例分开来,并以公司章程的形式予以落实。 五、期权池还是由核心创始人代持的好 对创业公司来说,预留期权池不是新鲜话题。财大气粗是创业 公司的目标而非创业公司的现实,成长性才是创业公司的核心驱动, 而期权就是创业公司所能激励员工的最重要工具。 不少创业者没有重 视期权池的问题, 要么在期权制度尚未建立的前提下早早送出, 反而 引发了不少争议,要么造成了核心股东持股的不必要稀释。 笔者认为,鉴于: 1、期权本质上来源于现有股东所持股份,但若由各股东按比例分散 持有,未来恐难以统一运作,易引发争议并影响实施效率 ; 2、有限责任公司体制下期权激励方式相当灵活,采用何种定位和方 案取决于公司的现实选择,应在公司配套的期权制度建立后具体实 ; 期权池确应早作安排, 方法是在拟议股权分配方案时, 就从各股东处划分出来, 由核心创始人一并代持, 其他股东可通过协议明确代持权利的性质和处置限制。 六、用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回购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dq173053820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