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现手法资料教学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的表现手法资料;对比。 十年前与十年后形成时间上的对比; 桃李春风中与江湖雨夜中形成环境上的对比; 相聚饮酒与孤坐灯下形成行为上的对比; 相聚时的快乐与离别时的孤独形成情感上的对比。;这张图片突出表现的是什么对象? ;这张图片突出表现的是什么?;1.衬托 就是利用其它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可使被陪衬事物更加性格突出,形象鲜明。 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对比的双方无主次之分,衬托是以次衬主。 ;;2.烘托 多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一、以物烘托人。如《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和“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二、 以人烘托人。“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 三、 以物烘托物。 雨天,烘托出忧郁的心情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 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 请简析诗的结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结句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因为离别在即,所以诗人在饯别宴会上听到的作为助兴的音乐越是悦耳,内心就越是感到一种难舍和难受。这种以喜相送反衬悲离的结句,表现了诗人与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使得诗意余韵不尽。 ;烘托与反衬;3.渲染 “渲染”一般是用景物、环境来突出情感、气氛,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的描写。; 约客 黄???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渲染是正面着笔,烘托是侧面着笔。渲染是手段,烘托是目的。 ;4.联想;;5.想象;;6.虚实结合 “实”是指眼前的景。“虚”可以是过去的景,也可以是想象的景;可以是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或未来之境。;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例】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关于三、四两句诗,明人陆尉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实结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现得更为深远。;7.抑扬 【例】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的赏析。 “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8.以小见大 【例】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主旨的。 本诗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跑啼叫惊梦的黄莺的情景,看似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的小情景,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的大主题。 ;9.借古讽今: 古代许多有识之士,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 桂枝香·金陵怀古 ?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