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电子教案.ppt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电子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 技法解密: 1、认识诗歌结构特点 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 2、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 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句子;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末尾卒章显志的抒情议论句。 诗歌的结构技巧 1、景(事、物)与情(主旨)的关系(顺序): ①先景后情(大多如此)②先情后景③以景结情。 2、结构特点: 重章叠句、层层铺垫、结构照应、抑扬 3、如何体现主旨: 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对比等。 一、景情顺序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先景后情 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 1、先景后情 村行 宋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景 情 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 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思乡归隐之意。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交代了环境、时、地; 烘托了凄凉气氛,为全诗定下了清冷的基调; 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2、先情后景 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首句“愁”字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文交代因何而愁。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 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1、重章叠句 二、结构特点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 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前后句之间的关系) 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 2、层层铺垫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浩浩湖水触发出来的。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