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代艺术下的美术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doc

基于当代艺术下的美术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当代艺术下的美术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摘要:在美术新课标里提到,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和人文精神。   当代艺术家的创作重视观众的参与,关注日常生活本身,从而拓宽了美术教育的文化视野。把当代艺术融入校本课程开发中,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当代艺术的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当代艺术;课程开发;教学设计   一、当代艺术的艺术特征   翟墨在其著作《艺术的第二次诞生》中就曾这样指出,“同人类社会经历了   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亦称后工业社会)四個时期一样,艺术也走过了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亦称后现代艺术)四个阶段”时代的车轮己经驶入21世纪,由于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艺术愈发变得新鲜和多样,“当代艺术”这一概念也渐为我们所熟识。简言之,“当代艺术”其实就是某种特定的前卫艺术。它的主要特征是:1.突破了传统审美的范畴,弥合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2.具有轻技巧性,其创作不完全依赖于特定的媒材或艺术家熟练的技法;3.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之中,诸如美术展览、期刊杂志、网络、社区等。可以说,当代艺术在表达内容生活化、材料技法简单化、存在环境多样化等诸多方面自有其贴近生活的平易特质。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忽视它们的存在。   二、当代艺术美术进课堂的可行性   20世纪下半叶至今,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可谓异彩纷呈,其中诸如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一些新鲜的艺术形式由于其自身造型语言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相信也会更为中学生所好奇,甚至质疑。所以,尽管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短,质量也良荞不齐,但我们有必要将其中一部分合适的当代艺术资源纳入到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选择范围之内,以期让我们的学生藉此来审视当今艺术的纷繁现状并由此认识思想和生活的多样性。[1]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当代艺术作品表达形式多样,艺术作品在艺术形式上更贴近大众生活,艺术表现内容与主题更贴合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当代艺术的内容包括: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安迪·沃霍尔是20世纪著名的艺术家,同时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他的作品通过重复表现、重复构成、色调分离、运用反衬技法构建空间等语言表现形式摆脱了传统的艺术审美,让大众摆脱了传统审美趣味,形成了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为大家带来了有别于传统艺术审美的视觉艺术。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三、当代艺术案例与核心素养的联系   (一)当代艺术案例简析   草间弥生作为日本前卫艺术家,在1956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创作,现居住在日本东京。不久前,草间弥生村上隆艺术作品亚洲巡展。在她的作品中,我们不难见到大量波点元素,她的波点代表着细胞、分子、月亮、星星、那些生命和宇宙最基本的元素,草间把它们看成是来自宇宙最原始的信号。她认为“地球也不过只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她运用大量的反复重复,创造出具有连续性的波点,营造一种无限纵深的空间。   她的装置作品《InfinitymirroredRoom》(图1),你发觉自己处于一个昏暗的盒状空间中,其中充满了色彩绚丽的闪光和悬浮着的光亮。墙上镶嵌着排列的镜子,地面铺满了水。所有的东西都因为反射而数量倍增,现实和非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在这个不安定的空间中,你的身体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你也成为了栖息于其中的物体之一。这个装置唤起了对刘易斯·卡罗尔的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的联想,一个有关视觉、幻觉和梦境的颠覆领域,一个歌颂差异性的场所。[2]   波兰艺术家罗曼·欧帕卡(1931-2011)在同样尺寸(196×135公分)单色画布上画数字,从1到∞(图2)这个创作计划从196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他生命结束。欧帕卡用绘画数字这系列作品向我们展现了时间、流逝、生命、运动等意义。当代艺术的魅力在于艺术家赋予作品生命,却又没有固定唯一性。每一个观众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读作品。   (二)当代艺术与美术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   尹少淳提到为了与学科更紧密地联系,中国学者又独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进一步丰富了核心素养的观念体系。学科核心素养被界定为:“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各学科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