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防治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 2.1以“四大家鱼”为主病毒性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ppt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 2.1以“四大家鱼”为主病毒性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5.2 人工免疫预防 1.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在腹鳍附近1.5?2寸,0.10?0.2mL/尾; 3?5寸,0.3?0.5mL/尾; 20cm以上注射1mL/尾 免疫力可保14个月;最好在6~7月中旬夏花分塘时进行。 亲鱼(12月起30-40d一次,产卵前一个月停) 2.灭活疫苗浸洗: 氧气袋充气,夏花分塘鱼放在盛有疫苗0.5%的袋里,鱼按250~300尾/升水。浸泡20~48小时,温度20℃左右。 6、治疗方法 (1)口服大黄粉药饵。0.5-1.0kg/100kg鱼,1d一次,连3-5d。 (2)口服三黄粉(大黄:黄柏:黄芩)(5:3:2)药饵. 三黄粉250g+麸皮4.5kg+菜饼1.5kg+食盐250g/50kg鱼,连7d。 (3)口服水花生药饵。 4kg水花生+250g大蒜+少食盐+豆粉/万尾鱼,每天2次,连3d。 (4)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促进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口服:4mg/Kg鱼.日,隔天1次,连2次; 浸洗:5-6 mg/kg,30min; 注射法:4-8mg/Kg鱼。 二、鲤疱疹病毒(鲤痘疮病) 1、病原:鲤疱疹病毒,有囊膜的DNA病毒 2、流行情况:流行于欧洲,现在日本及我国均有发生。主要危害鲤鱼、鲫鱼及圆腹雅罗鱼等。流行于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及水质肥的池塘水库、网箱内。水温升高或水质改善痘疮自行脱落,条件恶化又复发 3、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体表出现灰白色石蜡状增生物,增生物逐渐扩大,由斑点扩大呈斑块,最后连成片并增厚。 鲤痘疮病 全身石蜡状增生物 鲤痘疮病 尾鳍石蜡状增生物 3、诊断 根据石蜡状增生物可初诊。 4、防治 (1)严格检疫、改善水质、升温及适当稀养、加注新水或转池 (2)流行地区改养不敏感的鱼类 (3)发病鱼置于含氧量高或流水中痘疮会自行脱落 (4)药物预防:养殖期内,每半个月全池泼洒二氧化氯0.2毫克/升或三氯异氰尿酸0.3毫克/升或漂白粉精0.1-0.2毫克/升 三、鲤春病毒血症 1、病原:鲤春病毒为弹状病毒。 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2月龄以上的鲤鱼,流行水温15~22℃,在欧洲国家流行。 3、症状及病理变化 腹胀,突眼 肌肉出血 内脏(鳔)出血斑点 鲤春病毒血症 鲤春病毒血症 血样腹水 鱼鳔出血 4、防治 (1)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提高水温到22℃以上。 (3)选育有抗病能力的鱼种放养 1、病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属双RNA病毒属的病毒(IPNV)。 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鱼苗、鱼种,6周龄以上很少发病,但可成为带毒者;IPNV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 四、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四、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3、症状及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是胰腺坏死。 急性症状: 失衡,上下回游 慢性症状: 体黑,眼突;腹胀,黏液便(线形); 内脏苍白;肠内无食物而充满黏液,胰腺细胞坏死,胞浆包涵体出现。 患病虹鳟鱼苗腹部膨胀,体表充血、出血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4、诊断: 5、防治:(1)加强检疫,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3)免疫预防 (4)药物预防:1.PVP-I(含有效碘为10%): 浸洗鱼卵:有效碘50mg/kg,15min; 复方皮维碘, 500mg/kg 10%复方皮维碘, 5000mg/kg 拌饵投喂:有效碘1.64-1.91g/kg鱼天,连喂半月 2.水温降至10℃以下或提高到15℃以上可控制病情 五、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 1、病原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属弹状病毒属的病毒。 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鱼苗及鱼种,刚孵出的鱼苗到4周龄的鱼种死亡率最高超过1龄的鱼很少发病,成鱼可成为带毒者。 3、症状及病理变化 3.1症状: 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常拖一较粗的粘液便;造血器官坏死,严重时肝、胰腺等都发生坏死 本病特征之一是苗种突然死亡。 此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肾、脾脏坏死 患病虹鳟鱼苗腹部膨胀,眼突出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症状 患病虹鳟鱼苗拖粘液便(拖假粪) 患病鱼苗卵囊肿大,体壁充血、出血 4、诊断: 5、防治 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参照“传染性胰腺坏死病”。可将水温调至17-20℃。 建立检疫制度,控制病的传播,尤其从国外进入鲑鳟鱼苗和鱼卵。 ②提高水温到15℃以上,可减少此病的暴发(8℃以下) ③带碘化合物(Iodophores)在碘浓度为100ppm下消毒鱼卵10分钟。 ?对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