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系统动力学讲义教学提纲.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辆系统动力学讲义;第1章 绪论;车辆动力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的进步。至今仍有大量问题没有解决。 60年代以前的传统方法 轮轨蠕滑理论的提出和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大量采用 大系统方法和复杂动力学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运动稳定性 运行平稳性 曲线通过性能(运行安全性) 轮轨磨耗 噪声 结构弹性振动 控制等;试验方法 1 线路试验:试验线路试验、正线试验 2 试验台试验:滚动台、振动台、滚动振动台等 理论分析方法:线性、非线性等简化或局部模型 仿真分析方法 1 传统的计算机数值仿真:主要针对某一方面 2 虚拟现实技术:大系统和复杂模型的仿真 3 半实物仿真:半实物半仿真的混合仿真;车辆系统动力学来源于车辆的运用实践,服务于运用。其主要目的是: 1. 从理论角度解释车辆系统的动力学现象; 2. 解决运用中的动力学问题; 3. 提出新的方法和设想; 具体表现在:车辆系统动力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车辆参数优化、动力学性能预测、新型转向架和车辆的研究等诸多方面。车辆动力学是现代车辆设计、运用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车辆动力学理论又是其基础。;2.1 振动理论的简单回顾 基本分类: 线性振动、非线性振动、随机振动 自由振动、受迫振动、自激振动 多刚体系统、多柔体系统 ; 动力学一般方程: 其中:M为质量矩阵;C为阻尼矩阵;K为刚度矩阵; x为系统状态向量;F为非线性的力和外界作用等。 更一般的可以写为: 其中:u为外界线性输入。 ;求解方法(常微分方程组、微分代数方程组) 理论解:符号计算、公式推导 数值解: 1 显示方法: 中差预测法、梯形迭代法、龙格-库塔法等。 2 隐式方法: houbolt法、威尔逊-q法、纽马克法、派克强稳定法等。 现在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还发展了大量的积分方法,用于不同的领域。运用较多的还是龙格-库塔法。微分代数方程的求解较困难,所以完全基于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软件求解较慢。;1)???道车辆系统是一个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每个部件有6个自由度,再加上各体之间有复杂的非线性力和几何约束关系,故传统的方法仍是采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简化影响较小的因素,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建立各种简化模型。 一般不考虑各车间的耦合,只建立单车模型; 一般不考虑车辆-轨道的耦合,认为轨道是刚性的; 一般不考虑车辆与接触网的耦合振动,其对车辆影响较小; 不考虑空气动力学的影响; 不考虑结构弹性振动。 弹簧和减振器均简化和线性化处理。;2)车辆运动形式的定义(Simpack动画) 伸缩 横移 沉浮 侧滚 点头 摇头 轮对的滚动称为:旋转。车体的横移和侧滚运动一般耦合为:上心滚摆和下心滚摆;构架的横移一般以横摆的形式出现。 ;3)车辆动力学模型 (a) 垂向和横向模型(下图) 模型简单,横向和垂向模型相似,定性分析。 ; (b)横向稳定性模型 用于传统的稳定性分析,现在一般都建立横、垂耦合模型或横、垂、纵向耦合模型用于稳定性分析。比单独的横向和垂向模型考虑的自由度增加,增加了计算时间,尤其是参数优化时,稳定性计算所占的时间很长 。对动车组的稳定性一般分单车稳定性和列车稳定性。 (c) 曲线通过模型 用于分析车辆曲线通过时的动力学性能。现在的曲线通过模型一般也采用横-垂耦合模型。;4) 列车动力学模型 传统的列车动力学模型主要研究列车状态下车辆之间的动力学作用,例如车钩力分析。现在的列车动力学也有向大系统、复杂模型发展(尤其是动车组)。传统模型包括: (a) 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b) 列车横向动力学模型 (c) 列车垂向动力学模型 由于列车动力学研究的车辆数目一般较多,对车辆都做了大量简化。由于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列车系统的影响,所以一般都能取得较满意的精度,没有必要建立复杂的模型。 ;5)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建模和模型验证是仿真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正确的模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模型的结构必须是可靠的 模型的各个参数必须的准确的 模型验证的方法主要是仿真结果了试验结果的对比。 模型验证只需比较和所建立模型目的相关的结果或中间结果。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所研究的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比较统计量、合适的容许误差和判据。 一般商业软件的建模方法和计算方法都是经过验证的,而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