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西柏坡-国家记忆选址西柏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址西柏坡|国家记忆选址西柏坡   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名叫西柏坡。   当年,党中央为什么要选择它作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呢?这便是本文要告诉您的故事。   1947年3月,胡宗南先后调集34个旅25万余人的兵力和100余架飞机向陕北大举进犯。而当时的陕甘宁边区部队只有两万多人。毛泽东提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为了保存实力、诱敌深入,党中央主动撤离了延安。   3月29日,党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工作委员会。   3月31日,在绥德县田庄村的路口,肩负着去寻找新的中共中央落脚点重任的刘少奇、朱德,马上就要启程了。   依依惜别的时刻,毛泽东握住刘少奇的手说:“你们先到晋察冀边区的平山县白毛女的故乡去吧!平山,平安,靠山进山……”   毛泽东临别的这句话,刘少奇、朱德牢牢记在心里。   11947年5月上旬,刘少奇、朱德来到晋察冀边区,和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人研究选定中央工作委员会的住址。   朱德提议由秘书潘开文和卫士长齐明臣与晋察冀军区后勤管理处处长余光文一起勘察地形。因为他们对晋察冀一带地形非常熟悉,对当地环境及群众情况也有一定了解。   清晨,潘开文、齐明臣、余光文骑马出发了。他们沿着滹沱河,由南岸往西,再由北岸往东,边走边看,一直走到洪子店、东西黄泥,然后又折回来到东西柏坡、夹峪、柏里、郭苏等地,把滹沱河两岸的村庄一一看过。看它的位置、环境、交通……3人一致看中了西柏坡。   这是个有七八十户人家的小村,坐落在滹沱河北岸一个向阳的马蹄形山弯里。它的位置显然已经进了太行山,却可以不翻一道山岭,便沿着河岸通向大平原。   只见,村前是一片开阔而又肥沃的稻田,河渠纵横,杨柳成行;村后是层层叠叠的群山峻岭,山上松柏苍翠,鸟语花香。   西柏坡的夜晚,满天繁星。潘开文等3位同志吃过晚饭后在村周围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村外有一片苇地,苇地外与滹沱河之间有一条大路,可通大车。只要可通大车,汽车就可以通过,有利于与各根据地联系。在苇地里边还有一条通往村中很隐蔽的路,不是本村人很少走,这样更有利于保密工作。他们在村子里还发现许多房子被日本鬼子烧了,但根基很好,全是石头的,容易修复。3人经过讨论,总结出西柏坡的有利条件:一是村子比较集中;二是交通便利;三是安全问题有保障;四是居住环境好。   2第二天,潘开文将勘察情况绘成草图,向刘少奇、朱德进行了详细汇报。刘少奇、朱德把比例为五万分之一的建屏县地图(西柏坡当时属于建屏县,后归平山县)铺在地上,认真研究。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们又派出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刘少奇的秘书廖鲁言等人专门到西柏坡进行了深入考察。   安子文走进这个美丽、恬静的小山村,出于多年地下工作和组织工作的政治敏感,他不仅仔细查看了西柏坡一带的地理环境,更注重调查了西柏坡一带党的建设、群众觉悟、对敌斗争等政治环境。并召开了当地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深入了解西柏坡的社情、民情。   西柏坡有着优越的战略位置。它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邻冀中平原,易守难攻,既适宜向山里撤退,又便于向城市进军。自卢沟桥事变的那年秋后,村里就没断过驻扎的部队或机关。开始是八路军某师八大队,后来是抗大,五专署……家家户户都腾出一两间屋子,随时接待来客。   西柏坡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1937年建党,是老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高,拥护共产党,拥护党的队伍。在这里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最后的一碗饭送去 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西柏坡有着丰富的物产。它的周围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左右。春天,这里有一望无际的麦田。立夏季节,在麦田的垄里套播上稻种,一年中有两次好收成。滹沱河里还盛产鲤鱼和鳖,营养更是丰富。《白毛女》歌词中:“清清水,蓝蓝天,山下一片米粮川”,正是指的这方水土。因此,西柏坡被称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好!”“好!”“好!”……   安子文听着大家介绍的西柏坡具体情况,忍不住一连说了几个“好”!   31947年5月至6月,中央工作委员会机关部分人员先后进驻西柏坡。他们把鬼子“扫荡”时烧毁的房子修起来,同时又盖了部分新房。   7月初,刘少奇、朱德等来到西柏坡,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让农民翻身做了主人。   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从陕北东渡黄河,来到西柏坡,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在历时一年多的分别之后在西柏坡会面了。   从此,西柏坡便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在这里,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