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为什么而活着(公开课课件).ppt

15、我为什么而活着(公开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数学家。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著有《西方哲学史》,小说集《郊外的撒旦》和《伟大人物的梦魇》被评价为具有18世纪讽刺作品的格调,《数学原理》提出了 “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把握作者观点; 2、理解作者崇高品质和博大胸襟。 飓风(jù) 遏制(è) 俯瞰(kàn) 频临(bīn) 读准字音 1、罗素的一生被什么样的感情支配着? 2、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 罗素为什么要渴望爱情? 罗素为什么要追求知识? 追求知识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罗素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婚姻与道德》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为什么那不可遏制的同情总是把罗素带回尘世? 饥饿的儿童 尼日尔饥荒 被压迫折磨者 除夕夜睡在深圳街头的孤苦无依的老人 流浪老人 全球性的孤寂、贫穷和痛苦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 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携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这就是罗素的一生,既然如此痛苦,为何罗素仍说“值得”? 同情心。 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理想,而同情苦难则是现实。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为了自己,同情苦难则是为了他人。对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作者追求爱情和知识的真正动力。体现出一个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哪一种感情让罗素更执着、更痛苦?为什么? 思考:三种追求的顺序能否调换? 明确:不能,这三种追求是按照境界、感情的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对爱情的追求是人本能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则进了一层,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则深化到了博爱的境界。 请用一句话概括罗素的追求 人活着,为了什么? 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着。 ——莫里哀 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就不叫饭,叫饲料。 ——佚名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肖洛霍夫 那么,你为什么而活?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