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安全问题说课材料.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输血安全问题;如何提高输血安全?; ; 1. 基本观念与基本知识 ; (1) 全血并不全,为什么? ① 血液离开血循环,发生“保存损害”; ② 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只对红细 胞有保存作用; ③ 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 存,4±2℃保存有害; ④ 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很难保 存; ⑤ 凝血因子Ⅷ和Ⅴ不稳定,保存1—3天活性丧失50%。 ;(2)全血有哪些主要缺点? ①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因为全血中的血浆可扩充血容量,所以血容量正常的病人输血量过大或 速度过快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②由于全血中细胞碎片多,全血的血浆内乳酸、钠、钾、氨等成分含量高,故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 ③输全血比任何血液成分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因为大量的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无效。;(3)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输全血? ;(4) 哪些病人不宜输全血? ;(5) 什么叫新鲜全血? “热血”的好处? ;(6) 哪些病人需要输注保存期短的血? ;(7) 为何急性失血失掉的是全血,不一定要全血来补充? ;(8) 全血有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吗? ;(9) 为何不宜输注“安慰血”、“人情血”和“营养血”? ;(10) 什么是成分输血?有何优点? ;(11) 提倡成分输血,不提倡属全血?;2. 重要环节 ;(1)严格把关血源,保证血液质量 ;(2)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3) 医、护、检、患者或家属协作保证输血安全 ; 同时,临床医生要熟悉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计量及用法;要高度警惕输血反应的发生(包括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做好防治工作,尤其要详细记录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经过;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加强与输血科的联系,主动站在《献血法》宣传队伍的前列,积极动员家庭、亲友辅助献血,做好开源节流、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②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化。; 最后,核对检查无误后,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将???液输给病人,开始宜缓慢输注(前15分钟每分钟约2毫升),并严密观察病人情况,注意尿液和血液变化, 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包括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立即减慢输血速度甚至终止输血,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及相关部门,采取相应对策,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护士还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应放入病历中永久保存。随时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切实负起应尽的责任。 ;③输血科责任重大;④患者或家属必须密切配合 共同完成输血治疗;(4)医务人员应注重自我保护;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文档评论(0)

159****5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