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后悔的名人故事
每个人的一生都做过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后悔的名人故事,欢迎参考阅读!
后悔的名人故事 1 1982 年,电影《少林寺》上映之后,万人空巷,一票难求,一角钱的票价,票房竟然过亿。年仅 17 岁、初登银幕的男主角李连杰声名鹊起,一炮而红。他出演的觉远和尚机智英武、武艺高强,成了青少年崇拜的偶像。许多男孩子剃了光头,心怀武侠梦,去少林寺学习武术。但由于目的不明,动机不纯,不懂得武术的真正涵义,不但武术没有学成,反而让不少孩子自恃武艺了得,沉迷于打架斗殴,沦落为街头混混。
巨大的成功让李连杰成了一代功夫明星, 他被成
功的光环包围着,也为自己的成功欣喜着。然而,随
着年龄的增长,不安的心绪在他心中萌发,特别是回
想起《少林寺》对一代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他非
常痛心,早已没有了当年成功的喜悦, 反而忧心忡忡。
他做客央视电视节目时公开表示,由于误导了一些青
少年,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所以后悔当
年接拍《少林寺》。他说:“其实,我 30 岁以后就开始
自责,当初为什么要拍这部戏,我又误导了多少青少
年学武?他们明明都没弄清武术是什么 就是有这
样的事发生, 我才自责。 ”他感到无比愧疚, 眼含泪花
表示歉意。
当然,他不是后悔成功, 而是后悔成功造成的不
好后果。他的成功曾经让人羡慕和疯狂,他的后悔则给人启迪和警示,发人深省!
后悔的名人故事 2 2009 年,杨澜在美国采访
1998 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先生。杨澜问他,如果当年你没有离开河南,你今天会是什么样?
杨澜心想,他一定会说, 如果没有离开家乡, 我永远成不了名,也不会获得诺贝尔奖;也许现在还在农村种地,是一个满脸沧桑的乡下老农。
可是崔琦的回答, 却让杨澜大吃一惊。 他说,如果我不出去,我的父母就不会在三年困难时期被饿死。如果时间能倒流, 我宁肯陪在父母身边, 也不去香港、到美国,这是我人生最后悔的事。说罢,崔琦竟伏下头,痛苦地抽泣起来。
崔琦的父母在三年自然灾害中, 被活活饿死。 父母的过早离世,对崔琦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并让他陷入到深深的自责中。他认为,如果当时自己在父母身边,父母就不会饿死了,他会想方设法给父母弄点
吃的。
崔琦先生没有因为获得诺贝尔奖而沾沾自喜, 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 —— 那就是当年因为自己远走他乡求学,没有能陪伴在父母身边敬孝,使父母过早地去世了。
后悔的名人故事 3 在与清华大学学生座谈的时候,现任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谈了自己人生最后悔的 “事”。他说,自己人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是个 “乖学生 ”。
他说,如果现在让我再做一次大学生, 我要张扬
我的个性,喜欢什么学科,我就使劲把它弄透;不喜
欢什么学科,拿个60分算了, 我想这样才算有出息。
韩启德说,那时上大学,周围的同学都很规矩,每个人都能背出几厘米厚的《解剖学》课本。但是,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 “念书 ”上, “歪门邪道 ”太少了,所以,我的创新性不够。后来,我才渐渐地发现知识
不是背出来的。如今,我早已忘了当时背的 《解剖学》,而背得越多,创新思维也就越受限制。
遗憾的是,现在大学有许多教学内容、 方法还很落后。大学生不应该变成专业的学习工具,而应该多思考哲学方面的问题,多阅读人文社会科学书籍。爱因斯坦说过,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条训练有素
的狗。
韩启德说,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陈规、 发现新事物、创新思维的过程。我们可以张扬个性,保持激情,不怕失败,当一回守纪律的 “坏学生 ”,做出更有创意的事。
后悔的名人故事 4 被英国媒体称为 “东方之星”的斯诺克选手丁俊晖, 从8岁开始, 就在父亲严厉的训练下,进行着近似残酷的与世隔绝的 “封闭式训练”。丁俊晖在这种训练下, 加上他的悟性, 台球技艺进步很快。13岁时,丁俊晖就获得了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 “神童 ”称号不胫而走。2005年,丁俊晖夺得了中国公开赛冠军;2009年12月,斯诺克英锦赛中,丁俊晖以10:8战胜希金斯封王,震惊世界体育界;2011年,丁俊晖成功打入2010/2011赛季最后收关大战 —— 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四强。
丁俊晖的成功,让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看到了某种希望,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学打台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 “丁俊晖第二 ”。于是,他们想复制丁俊晖成长的模式,让自己的孩子从小练习打台球。 一时,“台球热 ”在青少年中成为一种时尚。
丁俊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 目光中闪烁着一丝晶
莹,他说道,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人生的话,我是绝不
会打台球的。因为打台球,我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
和童趣,我甚至连一个童年的小伙伴也没有。在那种
单调、乏味的封闭式训练中, 我成了不会说话的木偶,
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这是一种痛苦, 更是一种不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