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药理学永》第一篇.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药理学》第一篇;;主要内容;参考书;关于考试;第一章 绪 论;2. 食物、药物、毒物关系;4. 药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桥梁学科,多学科融汇。;二、药理学的内容;2.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的过程, 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阐明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制 2.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 研究开发新药。 4. 发展中医药。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 先进的研究方法。;学习方法和要求;1. 本草学或/药物学阶段;2. 现代药理学阶段;3. 随着化学药的发展,药物的不良反应日趋严重; 药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随机、对照、重复、均衡的原则)和严格的实验操作。 ;六、新药开发与研究;(1)药物临床前研究包括: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理化性质、纯度、处方筛选、剂型选择、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稳定性;药理、毒理、动物药动学等研究。 ;(2)临床研究: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四期: I期:临床药理和毒性作用(健康志愿者) II期:临床效果的初步探索(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100 III期:治疗的全面评价 >300 IV期:销售后的临床监视期 ;第三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二)药物作用的方式;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2. 不良反应;;第二节 受体理论 和信号传导;三、受体学说;四、受体调节;五、受体类型;第三节 药效学概述 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二、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三、药物的构效关系(P41);四、药物的量-效关系;血药浓度高低与药效的强弱有关。;五、量反应和质反应;(2)质反应:;;第二章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药动学(P9);一、 药物的跨膜转运;;一、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一)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 1.消化道吸收 ●口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后,都要经过门静脉进人肝,再进入血液循环。 ●舌下给药或直肠给药,是分别通过口腔、直肠和结肠的粘膜吸收 2.注射部位的吸收: ???注比皮下注射吸收快。 (水溶液吸收迅速,油剂、混悬剂或植人片可在局部滞留,吸收慢。); 3.呼吸道吸收 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的药物或气体如乙醚、异丙肾上腺素气溶胶等及气雾剂,可从肺泡上皮细胞迅速吸收。 4.皮肤和粘膜吸收 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差,外用药物主要发挥局部作用。粘膜远较皮肤的吸收能力强。 杀虫剂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三、药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药物分布:药物吸收后,通过各种生理屏障到体内各处,药物经血液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1.与血浆蛋白(白蛋白为主)结合药物: 血浆中有血浆蛋白结合型及游离型药物。游离型药物与药理作用强度密切相关 ●结合型药物由于分子量增大,不能跨膜转运、被代谢和排泄,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体内消除较慢,作用维持时间较长。 ●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作用和毒性 ;2. 局部器官血流量: 血流丰富的器官,药物吸收后,可迅速达到较高浓度,并建立动态平衡。 脂肪组织是脂溶性药物的储库。 药物在体内的重分布。 3. 组织的亲和力:四环素牙 ; 4.体液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 pH约7.0,细胞外液 pH约 7.4。 弱酸性药物易自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细胞外浓度高。 弱碱性药物则相反。碳酸氢钠解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5. 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 是由血—脑、血—脑脊液及脑脊液——脑三种屏障组成。 ●胎盘屏障: 胎盘将母亲与胎儿血液隔开有些药物能进人胎儿循环,引起畸胎或对胎儿有毒性。;三、药物的代谢(药物转化) ●灭活:由活性药物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物 ●活化: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变为有活性或活性强的药物 ●变成有毒性的代谢产物 ●某些水溶性高的药物,在体内也可不转化,以原形排泄 药物代谢的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 结合反应 I相、II相反应;四、药物的排泄(P19) 肾脏 药物排泄重要器官 (血流量大、滤过压高、通透性大及主动排泌有竞争性抑制)受脂溶性和解离度的影响 (尿液pH影响药物排泄,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再吸收少,排泄快;在酸性尿液中再吸收多,排泄慢,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2、胆汁

文档评论(0)

133****9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