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给党听》源自铜川煤矿与矿工精神.doc

《唱支山歌给党听》源自铜川煤矿与矿工精神.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唱支山歌给党听》源自铜川煤矿与矿工精神   吴晓煜   昨天下午,铜川煤业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徐捷同志短信告知:“沉痛地告诉您,姚老(筱舟)已于九月一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八十六岁。”文星陨落,斯人已萎,不胜悲痛!   提起姚筱舟(1933—2019)先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作词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著名歌曲。我在南开大学读书时,时时看床头上从《雷锋日记》中所抄的歌词。学校的许多活动,都要唱此歌。歌词就出自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词作者“蕉萍”就是原焦坪煤矿职工姚筱舟。此后也了解了一些他的事迹与有关情况,对他更加敬佩,对这首歌越发喜爱。   在全国人民和广大党员迎接建党百年的日子里,在筱舟先生辞世头七之时,我又重温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词,又翻阅旧书,查了相关资料。我们有理由认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词不仅出于煤矿人之笔,而且源于煤矿工人的精神与情感。   《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原词是:   唱支山歌給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能生我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   母亲只会泪淋淋;   党号召我们闹革命,   夺过鞭子揍敌人!   母亲给我一颗心,   暴风雨中一孤萍;   亿万红心跟着党,   乘风破浪齐跃进。   作者姚筱舟,江西铅山县人,194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毕业后分配到二野17军51师政治部,1951年冬随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回国,转业到陕西。后到铜川焦坪煤矿任采煤技术员。1957年1月8日该矿发生爆炸事故,14名矿工遇难。他当时虽不在现场,但也受到降职处分,下井采煤。   在井下与工人同劳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与矿工亲如兄弟,了解了矿工对党的深情。他录下了矿工歌谣:“党是妈,矿是家。听妈的话,建设好家”,“鞭子是窑主的枪杆子,煤窑是矿工的棺(材)板子”。这些,对于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积极要求进步的姚筱舟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思想动力、精神资源和感情基础。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姚筱舟的情感与矿工的爱党之情融为一体,《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就水到渠成了。   1958年初,“一个风雨交加之夜”,包括《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内的三首小诗就在焦坪煤矿的矿工宿舍中出世了。因为自身原因(出身与海外关系),加上创作于焦坪煤矿,就以与矿名同音的“蕉萍”作为笔名,投稿寄出。曾在陕西《工人文艺》和《延河》上发表。据姚筱舟女儿姚琴确认:这首诗最初刊发在由陕西民歌整理小组编辑、1958年6月26日出版的《总路线传单》第8期上。1962年收入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民歌三百首》一书中。发表时共3段,解放军战士雷锋把前两段词抄在日记里。《雷锋日记》中将“母亲只能生我身”改为“母亲只生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雷锋因公殉职后,《雷锋日记》公开出版,在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人民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家朱践耳将《唱支山歌给党听》谱写成曲,由正在该院学习深造的藏族女歌手才旦卓玛演唱。在上海首唱获得空前成功,好评如潮。自此这首歌一路走红,全国到处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声,至今久唱不衰。   然而,此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词作者是谁。据有关方面“多方寻觅”,“发现蕉萍在铜川焦坪煤矿”,通过矿领导询问,他才承认自己就是作者蕉萍。1997年5月9日,姚筱舟应上海东方电视台之邀,参加了“第17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开幕式。主办方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他与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已是著名歌唱家的才旦卓玛3人一同登台,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和炫目的闪光灯下,“忘情拥抱,紧紧地握手”。姚筱舟在创作歌词几十年后,以一个煤矿职工与词作者的双重身份得到了人民的尊敬,再一次为煤矿、为矿工获得了荣誉,争了光,添了彩。   有两段史实值得注意,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一说为1957年,一说为1958年初春。有学者讲,“雷锋生前喜欢唱这首歌”。这些需要厘清,有另文述及,此不赘述。从这首诗成为歌,由歌而传遍全国的曲折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首诗、这首歌词,不仅由煤矿人创作,而且产生于煤矿的沃土之中,也源自伟大的矿工精神和广大煤矿职工对党无限热爱的深情。此诗中的一些关键词正是矿工的语言,如“鞭子”是矿工对旧煤窑的仇恨之语,“把党比作母亲”等“是矿工的话”,词中都有矿工歌谣的印记。正如姚筱舟所讲:“与质朴、豪爽的矿工们在一起,矿工那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品德给了我信心与力量。把矿工当成我师,以矿山寄我情,是我的座右铭”,“我认为矿工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个原因,他拿起笔,写下了矿工的精神、矿工的情感,表达了矿工的心声,这些心声与情感又是同全国人民的情感与心声相通相融的。从而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肯定、接受与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