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因贫致病、因病返贫.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安化:因贫致病、因病返贫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王瑞锋 南方周末实习生 柯言 发自:湖南安化 2016-02-28 11:57:28 来源:调查 三期重度尘肺病人朱贤圣已经离不开氧气。 (王瑞锋/图) ? 标签 ? 扶贫 ? 贫困户 ? 脱贫 在安化,想过好日子才下井挖煤的农民最终不少人得了尘肺病,日子过得还不如以前。 至2014年底,安化县共有贫困户 44960户,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户18883户,占总数的42% 许多尘肺家庭不堪重负甚至倾家荡产,陷入了 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的恶性循环。 每一口呼吸,都像是一次告别。步履蹒跚,大口喘着粗气, 47岁的农民朱贤圣看起来已经是一个老人了, 他把自己从床边慢慢挪到沙发上,将一根软管塞进鼻孔,软管另一端连接着一个氧气袋。 吸进一口气,他的喉咙发出滋滋的声响,再呼出一口,肚子里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叫声。他的肺坏掉了。 三十年前,和清塘镇上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朱贤圣渴求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唯一的捷径便是到煤矿下 井挖煤。勤劳致富,他相信这句老话,不认命。 然而,井下挖煤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完全暴露在黑色的粉尘之中。八年前,浑身乏力的朱贤圣被检查岀患 有尘肺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整个家庭陷入困顿。这是一种无法逆转的病症,朱贤圣只能靠氧气袋维 持生命。 粗放无序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陷入死循环。尘肺病逐步在湖南安化这座国家级贫困县爆发,原本希望通过 勤劳致富的人们因疾病再次回到贫困的世界里。 尘肺病患者的数目并不在少数。 据公益组织大爱清尘统计, 截至2015年底,仅在6.3万人口的湖南省安化 县清塘镇,尘肺病人就多达 3000人。 如何帮助尘肺病人彻底摆脱贫困,是安化县面临的一道考验,同时对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得病返贫的,都是最勤快的人” 朱贤圣穷怕了。19岁那年,他娶了比自己小三岁的胡爱君, 婚房是一栋祖传的木房子, 四面漏风屋顶漏雨。 他希望过上好日子,梦想着能盖一栋砖瓦房。婚后不几天,朱贤圣和父亲、弟弟三人一起到邻村的小煤矿 下井挖煤。 距离安化县城一百多公里的清塘镇地处山区,山地面积多达 64%,耕地稀少,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下井挖 煤,成为年轻人改善生活的捷径。 山里的男人,没有没下过井的。二三十年前,下井一个月就能挣一百多, 也不拖欠工钱,比种地强多了。 ”朱贤圣说。 朱贤圣相信勤能致富。终于在 1997年,他用挖了十年煤攒下的积蓄,盖了一栋两层的砖瓦毛坯房。不用 种地,清塘镇家家户户的日子也有了改观。 到了 2001年,每次下井朱贤圣都感觉浑身乏力,呼吸艰难,他不得不放弃挖煤的工作,和妻子一起到广 东东莞打工,扛水泥。浑身乏力、呼吸不畅,这种 怪病”开始在镇上流传。 最早被发现怪病的是八里潭村的刘呈句。这个精壮的男人在 1997年发现自己连走路都气喘吁吁,但县医 院却查不出什么名堂。 直到2003年,他去湖南省益阳市疾控中心检查, 确诊是尘肺病三期。2008年夏天, 朱贤圣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举起砖头的力气,同样确诊为尘肺病三期。 尘肺一期二期还可以干活,三期就丧 失劳动能力了。 ”朱贤圣说。 越来越多的农民矿工被查岀尘肺病。 清塘镇纪委书记饶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10年左右镇上的尘肺病人 集中爆发,目前全镇共发现三千多名尘肺病人,其中一千多人丧失劳动能力列入贫困人口,年龄集中在 30到50岁之间的青壮年。”不久,朱贤圣的父亲也确诊为尘肺病患者。 尘肺病是一种在生产和劳动中长期吸入粉尘,积存于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从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 维化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不可逆转,患者胸闷、呼吸沉重、肺里有咳不完的痰,随着病情加重,尘肺病 人的肺会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尘肺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急转直下。数年间,朱贤圣的治疗费用已经花了十多万元,负 债累累。2015年10月,朱贤圣的父亲终于无法呼吸而离世。弟弟朱贤军也表现岀尘肺病早期的症状。 得病返贫的,都是最勤快的人。这真是个悲剧。 ”饶聪说。 刘呈句的境况更加艰难。被确诊为尘肺病三期的前一年,在郴州挖煤的弟弟遭遇塌方遇难,紧接着弟媳妇 因为难产去世,刘呈句要抚养自己和弟弟的三个孩子。不得已, 16岁的大女儿辍学在长沙当保姆, 11岁 的小儿子差一点被刘呈句送人。 想过好日子才出来挖煤,结果挖煤得这场病,日子过得还不如以前。这就是命。 ”刘呈句说。 “与死神赛跑” 为了摆脱因病重新陷入的贫困,刘呈句想到过维权,但很快就放弃了。 刘呈句找到了工作过的四家煤矿的老板,但四个老板都否认是在他们矿上得的病。朱贤圣也找到当年煤矿 的老板,煤老板反问他 怎么证明是在我的矿上得的病”,朱贤圣无言以对。 后来就不找了,认命了。 ” 2016年 1月23日,躺在挖煤攒钱盖起的两层砖瓦楼里,朱贤圣摆摆手说。 清塘镇法律服务所

文档评论(0)

yilinsha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