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 导读及练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 作者作品 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幼即颖异,善记诵。吴敬梓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的生活。雍正七年(1729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辚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但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正如作者的挚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史传。”于是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儒林传记,并且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以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阅读指南 《儒林外史》全书五十六回,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写作手法深刻地剖析了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知识分子的内心,对封建社会中那些不知廉耻追逐功名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阅读这本书,我们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体会作者对两类知识分子的不同态度 小说中形形色色的儒林众生相,以“功名富贵”为行为和道德的分水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厌弃名利富贵的高尚者, 他们视金钱如粪土,出淤泥而不染;另一类则是热衷于追求名利富贵的卑污者,眼里只有功名富贵,一心要谋得金钱和权位。 二、鉴赏本书讽刺和批判的艺术特色 作者通过对形形色色儒林人物的刻画,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封建社会各个方面的风貌,深刻地披露了精神空虚、道德败坏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而抨击了使知识分子堕落的科举制度。它犹如一面历史的镜子,如实地折射出了整个封建社会舞台的阴暗面和畸形性。 三、学习本书平实朴素的语言特点 《儒林外史》在语言上追求平实,没有华丽的艺术手法,没有离奇的故事情节,但却在平淡中凸显了严谨的写实风格,给人以思想和精神的启迪。 作品评价 该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 ——胡适《吴敬梓评传》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一~三十回) ※第一回: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京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后山东洪灾,于是回乡。奉养母亲送了终,正值元末明军起义,朱元璋取了天下,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人物形象】王冕:天资聪明且勤奋好学的典范。 ※第二回:薛家集上的乡绅商讨春节期间举办龙灯会的事情,期间提到要给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夏总甲推荐60余岁的周进。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作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王举人避雨路过村塾,同样轻视周进,也讲了梦见与周进的学生荀玫共同中了举人,故弄玄虚,周进很受刺激。村人因此嘲笑称呼荀玫为“荀进士”,有人谗言这是周进所为,薛家集辞退了周进。后周进随姐夫去省城做生意,路过贡院,受刺激过度,头撞号板。 【艺术特色】本节写周进的种种窘境纯用白描,如实勾画,于松散的气氛中见出人物的悲惨命运,而这正代表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特色。 【体验看法】本节体现了文人相轻(学位高的看不起学位低的)、文人们故弄玄虚的现象。 ※第三回: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范进后又考中举人。张乡绅来结交,赠于他银子及房子。 【人物形象】范进: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奸诈

文档评论(0)

158****25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