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氏太极 97 式讲解
无极式
人从日常生活的常态转入练拳的状态要有一个过渡,一个
接口,这就是无极式。在此把心理和生理状态都平和顺畅地
转换过来,故决不是随便一站就算的。作为开始进入练拳态
的预备式,一定要把自己调理到心平气和,呼吸顺畅深沉,
全身从头到脚都在放松的前提下进入各自的状态,节节贯穿,
把自己的轴树立起来。孙式拳是一轴到底,轴的形成就从无
极式开始。前面说过,事实上从头到脚是不可能真正成为一
根直的杆的,但经过了意念的整合,经过抽象和模糊的处理,
在功能上就形成了一根轴。此轴立于地上,如平地立杆。而
我们的经验是,杆是立不稳的,只有插进地里才能稳,立在
地面上就得不断调节以维持平衡,无极式就是练的这两种能
力。人如杆,立于地上,是要摆动的,如何摆,向什么方向
摆,是不确定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身体自发地调节重
心使之摆而不倒。这个过程最好不要大脑控制,随感而发,
随机应变。一开始可能做不到,还要主动去控制一下,随着
站桩的进步,身体自发随机调控的能力会不断加强,这一点
很重要,其反应速度要比通过大脑快得多,这在实战中就是
胜人的能力,所谓 “意在人先”,并不是脑子想得比别人快,
那样根本来不及,而是手(或身体的任何部分)感觉到了就
本能地作出反应,“感而遂通”——手(或身体上)的感觉
也。“无意之中是真意”——前一个 “意”指的是大脑的意
识,后一个“意”是正确的反应动作。简单说,无极式是练
杆的感觉,把自己立成一根杆,一根有机整体的杆,然后再
练这根杆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稳稳地立在地上。谈到稳,脚的
感觉就不能不提。重心是收在脚跟上的,但脚掌脚趾也不能
闲着,脚趾既不能用力抓地,也不能不抓地,而是要轻扣,
让全脚紧密地贴在地上,就像吸盘一样最好,这才是无极式
最要练的。
无极式的规矩:顶头(头向上放出而不可僵硬),竖项,
含胸,拔背, ,一如“九要”,没有新鲜的。腿直立不可
弯曲(但也不可僵直,尤其胯膝俱要松开),整个姿势如同
立正,重心收在两脚跟的中间,尽量后收,收得越好杆越整。
脚趾不可用力抓地,轻贴于地。松肩,臂和手自然下垂。腰
挺住,胯松开。此式外形上与立正相似,但立正要求挺胸收
腹,这却是内家大忌。关键是挺腰(又叫塌腰)而不是收缩
腹肌,腰挺住了自然也就把腹带回来了。站无极式,头顶住,
腰挺住,基本就没有大问题。我们形容一个人有精神常常用
“腰板挺得直直的”的话,而与之相反,则是曲背勾头,腆
腹哈腰。习武的人若挺着个大肚子,大腹便便,即使外行看
了也会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但无极式的挺腰与拳中要求的塌
腰还不是一回事,“九要”中别的都可以在无极式中找,惟
有塌腰,无极式是无可奈何的(注:无极式不可能作到真正的
塌腰,也就是整个脊椎成为完美的拱形, 因为直腿不屈膝松胯
的前提下,腰是做不到完全塌住的,充其量只是部分做到) 。所
以,只站无极式不行,它只不过是一个式,而不是一个桩,
不能当站桩来练。
站无极式一般要求眼睛平视,在正前方找一个点,盯住
看,不是向外看出去,而是向内吸进来,这样能锻炼眼神。
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闭目养神法,尤其在晚上夜深人静时,
四周光线很暗,反正也看不清,不如干脆闭上眼睛采用“内
视法”,这样另有一个好处是睁眼所无:人平衡能力有很大
一部分是靠眼睛来做的,把眼睛闭上,就全靠身体的感觉来
维持平衡了,这样对于平地立杆的锻炼更大。附带说说,小
时候我爷爷曾经对我说过,最好在晚上找个没人又没光的黑
地方去练拳,这样对身体的平衡调节能力锻炼大。我照着去
做,一开始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站不稳,平时打得极熟的
拳竟然找不到感觉,浑身上下不自在,不听使唤,这都是眼
睛不再管平衡了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慢慢习惯了
在黑暗中练拳,再到亮处竟然浑身清爽,有如神助。这才体
会到老辈人说的“晚上练,白天用”的意思。所以,在黑暗
中站无极式,或闭眼站,也会有意外的效果。三体式也同样。
无极式站到什么程度算行?这就像其名: “无极”,没
有标准。就无极式本身来说,初级阶段应把身体这根杆树好,
轴形成并立稳;再进一步,是提高这根杆本身的质量,增强
刚性与弹性的力度,增强立地的稳定性,杆内似乎有物质(不
敢说一定是内气)在向下流动,像水银一样,下面的密度越
来越大,上面越来越轻,脚也越来越变大,变厚,而且就像
皮肤一样粘贴在地上,到最后整个人有 “不倒翁”的感觉,
无论杆怎么晃,根不动,倒不了,也可称之为 “墩面口袋”,
一袋面,立起来墩,越墩下面越瓷实,上面越轻,人体内的
气也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农业大学《市场调查活动与预测(本科)》17春在线作业.pdf
- 四川农业大学《兽医产科学(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pdf
- 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商品开发》17年6月作业考核.pdf
- 四川农业大学《市场调查活动与预测(专科)》19年6月作业考核.pdf
- 四川农业大学《兽医内科学(本科)》17春在线作业.pdf
- 四川农业大学《兽医外科学(本科)》17春在线作业.pdf
- 四川农业大学《市场调查活动与预测(本科)》17年6月在线作业.pdf
- 四川农业大学《兽医内科学(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pdf
-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标准与法规(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pdf
- 四川农业大学《水力学(专科)》17年3月在线作业.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