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木刻年画 · 刻板 桃花坞年画刻制历史文化简介 桃花坞年画刻制历史文化简介-非遗项目简介.docx

桃花坞木刻年画 · 刻板 桃花坞年画刻制历史文化简介 桃花坞年画刻制历史文化简介-非遗项目简介.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桃花坞木刻年画 建设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为民族传艺 为文化存根 为大师立传 为百工留名 桃花坞木刻年画刻制 2.1苏州桃花坞木刻技法项目简介 2.1.1发展历史 苏州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具体源于何时?由于缺乏史料和实物,现在已很难考证。但从中国刻版印刷的发展史来考察,并结合传世的实物来看,可以说至少在明代时就已经产生、并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明代是中国古代版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自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农垦,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环境,使得工商业经济活跃,市民文化不断繁荣,为版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刻书藏书的流行与市民文学、传奇戏曲的传播,以及社会对日用杂书的需求,促使版刻发展趋势达到顶峰。那时,由于印书量的增大,书商均以此获得高额利润。 除了需求量的增大,同行业间的竞争,使得从业者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要提高质量,遂加快雕版工艺向专业化发展,也大大提升了雕版制作技术。出现了刻工高手辈出的现象——在徽州、建安、杭州、南京、苏州等地,都集中了从事雕版的专门人才。雕刻技艺的提高,吸引了当时的大画家如仇英、唐寅、顾正谊、陈洪绶等(陈洪绶创作的《水浒叶子》,人物传神,为刻本精品。他们与雕刻名手合作,创造了许多精美的插图作品,广为流传。相传最早的桃花坞年画,是翻刻的唐寅的《风流绝畅图》,后来也有很多画幅,上面所署的是唐寅或其他名画家的名款。 在《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记录丛书——桃花坞刻制》(王建良编,江苏美术出版社)一书中第一章第一节这样说到: “由于年画是一年一换的民间艺术品,很少有保存下来的。现在最早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在日本刊行的《支那古版画图录》中收录的“寿星图”,画面上刻有“万历念五年(1597年)”的刊记。从其画面来看,作品的构图、刻工、印制均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明末清初,是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繁盛时期,当时的画铺约有四、五十家,大部分设在枫桥、山塘街、虎丘和阊门内桃花坞至报恩寺塔一带。从现存的年画上,还能看到当时的年画铺的名称,早期的有:张星聚、张文聚、魏宏泰、吕云林、陆福顺、陆嘉顺、墨香斋、张在璿、泰源、张湜临、季祥吉等;后期的有:王荣兴、陈同盛、陈同兴、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在画幅上署名的,早期的有:桃坞主人、桃溪主人、墨浪子,旧来轩主人、宝绘轩主人、墨林居士、杏涛子、丁应宗、陈仁柔、筠如等;后期的有:嵩山道人、吴友如、周梦蕉、金蟾香、符艮心、何俊元、鞠如等。 太平天国末年,清兵围攻苏州,山塘、枫桥一带年画作坊中所存的画版,几乎全部被烧成灰。后来,年画铺便都迁到了阊门内桃花坞一带。至光绪年间,在桃花坞工作的画师吴友如、金蟾香、周梦蕉等人带着一部分刻印工人转到了上海旧校场创设画铺,其出品的年画风格虽然与桃花坞的相近,但画技、印刷、纸张都比桃花坞的要讲究。而苏州桃花坞的年画铺只能靠刷印老版片、刻印戏衣花板、制作商品装潢和销售灶君、纸马等维持生计。到了抗战前,苏州桃花坞的画铺仅剩下王荣兴、鸿云阁和吴锦增等三家。在抗战中,吴锦增画铺因画版被日军所毁而倒闭。后虽又有朱荣记、朱瑞记两家画铺开张,但也只是翻刻一些神像、商品装潢和冥币之类,并无创新之作。”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与苏州的古版画还不能混为一谈,因为它们发生的历史“场”并不一样,年画更多的是面向民俗民众,而古版画除了面对民俗民众,还有更大的市场范畴,比如说戏曲插图、名家的作品复制等都需要古版画刻版技法。而桃花坞年画刻工的刻版技法毕竟是在苏州版画发展的长河中浸润着,无法断裂地分析。年画的刻工在古代基本为“业余”者(他们无需再作坊里正襟危坐,可以将接的活放在家里刻,不像印工,需要全天在作坊里印制),这也决定了刻工的流动性更大,另外,历史上画师的流动性也很大,杨柳青木刻年画曾经就有在明清各时期聘过南方画师的记载,画师的流动性大就会影响刻工的风格。毕竟是民间艺术,它留下的历史史料与文字记载非常有限,因此要清晰严格的划分传承流派,是非常困难的。总的来说,苏州的刻版风格与徽派的刻版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解放后, 1956——1958年,由苏州市文联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组建桃花坞木刻年画合作小组。1958年,王荣兴、朱荣记、朱瑞记三家年画作坊并入苏州文化美术工艺厂。1959年成立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社址:苏州桃花坞大街。社长:杨云清。创作设计人员:杨云清、凌虚、徐云、张雷、周志梁。刻工:许良甫、叶金生、徐国良、许泉林。印工:魏阿毛、朱清根、张少康、房志达、谭土林、吕宗渭、苏彩珍、单礼芳、苏雨男、夏金荣等。切纸:王恒富。 刻工中,徐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