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docVIP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晨鸟教育 Earlybird 课时作业3 古代商业的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晋书·食货志》载:“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B ) A.金属货币职能萎缩 B.战乱导致经济衰落 C.货币流通领域混乱 D.政府鼓励农业生产 解析:依据材料时间“221年”可知,此时属于三国时期,战乱不断。由此可知,战乱导致了经济衰落,所以答案选B。材料不能说明金属货币职能萎缩,排除A。材料并不能体现出这一时期货币流通的混乱,排除C。材料只涉及到货币的存废,并未涉及政府对农业方面的政策,排除D。 2.《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材料主要说明唐朝( B ) A.商品经济繁荣 B.重视城市治理 C.刑罚较为严酷 D.城市秩序混乱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代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实行相应的处罚措施,这说明唐朝重视城市的治理,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政府对商业活动的严格限制,并未体现此时商品经济繁荣;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违反规范的商业行为进行处罚,无法看出刑罚的程度严酷;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商业行为严格规范,并未体现出城市秩序混乱。 3.宋代早市批售或零售“果子”竞争激烈,商贩用其特有的声韵叫卖,在勾栏瓦舍中的艺人听了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文八娘叫果子”的节目。这反映出宋代( D ) A.勾栏瓦舍成为主要休闲场所 B.商贩叫卖之语符合宋词韵律 C.商业活动发展打破时空界限 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创造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商贩为了吸引客人形成了特有的叫卖声调,这说明宋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而商贩的这种商业行为启发宋代艺人创作了文艺节目,这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文艺创造,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宋代勾栏瓦舍成为主要休闲场所;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商贩叫卖之语符合宋词韵律;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商业活动对时空界限的打破。 4.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B )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解析:由材料可知,太原王氏卖豆腐发财之后把资本大量投入到土木工程中,这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消极影响,正确答案为B。A项为积极方面的影响;C项指的是小农经济的封闭性特点,与题意不符;D项相对于B项来说是次要的。故A、C、D三项均排除。 5.明朝有人这样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了当时( A ) A.商品流通范围扩大 B.海外贸易逐渐兴盛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解析:通过材料“日夜商贩而南”“商贩而北”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南北货运发达,说明商品流通范围扩大,故A正确;材料并没有叙述中国的海外贸易,排除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材料并没有叙述货币经济的主要内容,排除D。 6.宋代诗人写道:“劝汝不须催妇织,家家五月卖新丝”“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这能够反映( A ) A.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 D.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解析:根据诗文“劝汝不须催妇织,家家五月卖新丝”“今年那暇织绢著,明日西门卖丝去”可知,材料体现了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向来重视“重农抑商”,说放弃是不正确的,故排除B;诗文体现不出妇女地位的提升,故排除C;诗文未涉及私营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的比较,故排除D。 7.元代学者胡三省认为,建康城“六门之外,各有草市,置草市尉司察之”。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的“草市”( B ) A.根据政府的行政指令建立 B.受到封建官府的行政规制 C.突破了城市商业管理限制 D.促进区域性商人集团发展 解析:材料“各有草市,置草市尉司察之”说明南北朝时的草市由政府行政管理,故B项正确。草市是根据民间需要建立的,不是根据行政指令建立的,A错误。突破商业管理限制显然不符合题意,C错误。区域性商人集团出现在明清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 8.陆游在《稽山行》中写道:“村村作蟹椴(亦可作簖),处处起鱼梁。陂放万头鸭,园覆千畦姜。”这反映出当时( D ) 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 B.农村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耕织结合仍

文档评论(0)

139****81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