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气血津液病证-痰饮.pdf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气血津液病证-痰饮.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气血津液病证 - 痰饮 一、 A1 1、下列哪项不是广义的痰饮范畴 A、悬饮 B、痰饮 C、支饮 D、水饮 E、溢饮 2 、溢饮是指饮邪留于 A、胃肠 B、胁下 C、肢体 D、胸肺 E、腹内 3、狭义的痰饮是指饮邪留于 A、胃肠 B、胁下 C、肢体 D、胸肺 E、腹内 4 、治疗支饮脾肾阳虚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小青龙汤 D、甘遂半夏汤 E、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5、治疗支饮寒饮伏肺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小青龙汤 D、甘遂半夏汤 E、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6、治疗溢饮表寒里饮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小青龙汤 D、甘遂半夏汤 E、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7、治疗悬饮阴虚内热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8、治疗悬饮络气不和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9、治疗痰饮脾阳虚弱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10、治疗痰饮的主要原则是 A、清热 B、化痰 C、利水 D、温化 E、逐饮 二、 A2 1、患者咳唾时胸胁引痛,咳逆喘息不能平卧,右侧肋间饱满, 舌苔白腻,脉沉弦。其诊断为 A、痰饮,脾阳虚弱 B、悬饮,邪犯胸肺 C、支饮,寒饮伏肺 D、溢饮,水饮泛溢 E、悬饮,饮停胸胁 2 、患者男, 65 岁,患痰饮病,症见喘促,动则尤甚,气短,咳 而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小便不利 . , 足跗浮肿,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润,脉沉细而滑,辨证应属 A、支饮寒饮伏肺证 B、溢饮表寒里饮证 C、痰饮脾阳虚弱证 D、支饮脾肾阳虚证 E、悬饮饮停胸胁证 三、 B 1、A. 柴枳半夏汤 B. 香附旋覆花汤 C. 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 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1 、治疗悬饮邪犯胸肺证宜选用 A B C D E 2 、治疗悬饮饮停胸胁证宜选用 A B C D E 2 、A. 饮留胃肠 B. 饮留胁下 C. 饮溢肢体 D. 饮撑胸肺 E. 饮留腹内 1 、悬饮是指饮邪留于 A B C D E 2 、支饮是指饮邪留于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 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按痰饮停积的部位来分: 1. 痰饮 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 瘦,属饮停胃肠。 2. 悬饮 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 属饮流胁下。 3. 溢饮 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 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 支饮 咳逆倚息, 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该题针对“痰饮 - 概念、分类、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知识 点进行考核】 2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 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该题针对“痰饮 - 概念、分类、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知识 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1327134,点击提问】 3、 【正确

文档评论(0)

Wang2166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