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东北抗战.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恩来与东北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剧, 东北人民开始了长达 14 年的反侵略、 反殖民斗争。 这中间,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指挥东北抗战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之前的东北情结 周恩来少年时代就与东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年铁岭,二载沈阳”的求学经历,使他在生活和思想上发生了重大转 变,正如他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中所讲, “十二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可见,周恩来对东北这片黑土地充满了热爱与感恩。 1910 年春,年仅 12 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北上,开启了 他在东北的求学之路。在这里,他初次感受到帝国主义列强 的殖民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由此树立了“为中 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在东北期间,少年周恩来先后在铁岭银冈学堂、沈阳东 关模范学校求学。在银冈学堂学习期间,他一方面接受了新 式学校的系统教育, 学习了国文、 算数、历史、地理、体育、 手工等多门课程;另一方面,还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熏陶,学唱《何日醒》 《快猛醒》等革命歌曲,并聆听爱国人士的公开讲座。这些都对少年周恩来革命思想和理想信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学习期间,他学习更加刻苦,各科成绩都很优秀。他的国文老师赵纯曾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学生。 ” 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受到极大鼓舞,果断减掉长辫以示和清政府彻底决裂,对辛亥革命积极拥护。在一次学生 组织的演说活动中,他号召大家抵制鸦片,说: “某些人每日烟钎子、烟板儿不离手,烟枪烟泡不离口,自己对自己开 火,如此,国焉能富,民焉能富,不禁烟焉能救国?”周恩来在东北接受的西方教育启蒙和革命思想熏陶对他一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后来他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与革命的历史时说: “我从事于革命事业,正如中国一般知识分子一样,经过了从封建家庭转到受西方学校教育,然后变成社会主义者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可见东北学堂的新式教育对周恩来进步思想的启蒙是不可估量的。 1917 年,走出校门的周恩来在东北参加了第一个社会活 动,即在他留学日本之前到哈尔滨协助他的南开同学邓洁民 筹备、创办东华学校。邓洁民和周恩来志趣相投,在学校期 间结下了深厚友谊,两人推心置腹。周恩来到哈尔滨就在他 的住所居住,两人深入交流,探讨东华的办学方向,讨论时 事政治。周恩来深刻的观察分析能力让邓洁民十分叹服。 1920 年,周恩来去法国勤工俭学之前再次来到哈尔滨探望老 朋友,并提出办好滨江东华学校的意见。周恩来曾在校内发表演说,号召师生参与革命宣传活动。在以后的岁月里,东华学校不仅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和革命者,更成为中共东北建党的据点和国内革命者赴苏俄学习考察的重要驿站。 周恩来在哈尔滨期间,正值中东铁路工人多次举行罢工 活动。中东铁路是俄国为了向远东扩张提供方便而在东北 “借地”修建的。他们采取诱骗、欺诈手段,廉价招募大量 中国修路工人,同时也把俄国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分派过 来,这其中不乏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 。这些布尔什维 克在中东铁路工人中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华工中一些思想进 步者便秘密加入布尔什维克,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周 恩来在这期间目睹了哈尔滨工人轰轰烈烈的罢工运动,也接 触了一些布尔什维克。 局部抗战时期关注东北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战火迅速燃烧至整个东北,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宣言,表明了抗日救国的坚定立场。当时,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成为最早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主要负责人。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北平的东北爱国人士、青年学生自发组织了东北民众救国会。周恩来对此十分关注和支持,并 在 1931 年 10 月 表 《日本帝国主 占 洲与我党的当前任 》的文章,明确指出: “反帝的民族革命运 是要 广泛的群众来参加,而且要 期支持 一运 ,才能取得最后的 利?? 在救国 勇 的 已成 工 苦群众普遍的要求,我 要 工 及一切被 迫民众自己 武装的救国 勇 。 ” 文于 1932 年初 到 北, 中共 洲省委 北抗日斗争提供了理 基 和前 力。 抗 初期, 北的抗日武装力量十分薄弱,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 ,也缺乏 一的 和 ,因而在日寇的 事 和分化瓦解、威逼利 下, 失惨重, 向低潮。面 一情况,在周恩来主持下,党 向 北派遣了大批干部,如 靖宇、周保中、李兆麟、 尚志、 一曼、 甲洲等,到 北 或 勇 中工作, 先 模范作用, 和 群众,使 北抗日运 出 了生机。 随着日 北地区的 一步侵略,中日民族矛盾日益 加深,正确的政治路 和革命策略的制定迫在眉睫。 1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