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医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严英 4050 09 级康复治疗学 2 班 一、发热 李平医案: 患者, 女, 44 岁。发热 5 天,体温高达℃。 曾注射庆大霉素、 安痛定等, 并口服 APC 等退烧药,药后虽汗出但高热不解。查白血球 12, 000,血沉、尿常规, X 线胸透均正常,体温℃。 诊其脉缓而弦,色质红,苔薄白。综合病情:发热恶寒,头痛少汗,四肢关节疼而烦扰,恶心欲吐, 二便调。证系太少合病,以柴胡桂枝汤主之。药用: 柴胡 24 克,半夏 10 克,党 参 10 克,黄芩 15 克,桂枝 10 克,杭芍 10 克,甘草 6 克,生姜 3 片,大枣 5 枚。 服 1 剂热退,再进 2 剂,余证悉除。查血象:白血球降至正常。 (天津中医 1989 ; 3: 39) 按语: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外感发热的有效方剂张景岳指出: “邪在太阳者,当知为阳中之表,治 宜轻法;邪在少阳者,当知为阳中之枢,治宜和解,此皆治表之法也。 ”李氏认为,临証见发热三五 天或六七天,或服它药高热不解者,无论兼见少阳証与否,即投本方,往往一二剂收功。同时,在 使用时重用柴胡、黄芩,如高热达 38~40℃以上,柴胡用量可达 24~30 克,否则难以凑效。 自按:脉缓而弦,色质红,苔薄白,发热恶寒,头痛少汗,四肢关节疼而烦扰,恶心欲吐,二 便调。证系太少合病,柴胡桂枝汤主是太少表里双解之轻剂,投之以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疏泄肝 胆。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陈明 主编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5-3 (重印) 二、畏寒(神经官能症) 赵崇学医案:张某, 女,34 岁,1990 年七月 20 日初诊。 1989 年产后受风,出现恶寒发热身疼, 经治好转,但遗留全身怕冷症状,盛夏亦须毛衣加身,经查血沉、抗“ O”、血象,尿常规等无阳性 所见,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刻诊:时气温 36℃左右,患者仍穿两件毛 上衣,下着绒线裤,其形体偏胖,面色青滞无华,行走步履自然。寻其所苦,言怕冷、汗出、身疼,每遇天气变化时加重,时有乏力,偶见恶心但不呕吐,心下闷胀,纳食、睡眠及二便尚可,脉弦张按之无力,色稍红苔薄白,月经时前时后,行经时腹痛并有淤血块。此乃外邪侵入太少两经,阳气 郁遏不伸所致。治用柴胡桂枝汤: 柴胡 15 克,桂枝 12 克,白芍 12 克,甘草 6 克,黄芩 10 克,法半夏 12 克,党参 15 克,生姜 10 克,大枣 10 克。 煎服 5 剂,怕冷减轻,不需厚衣;又进 15 剂,诸症全消,身和如常人。 (国医论坛 1991; 6:15) 按语:此证多见于女性,由太少同病,阳气不伸所致。其証除畏寒外,常兼见身疼、汗出、恶心、口苦、月经不调等,用柴胡桂枝汤太少两和,每收奇效。 自按:恶寒怕冷,汗出、身疼,恶心但不呕吐,心下闷胀,纳食,脉弦张而无力,色稍红苔薄白,月经时前时后,行经时腹痛并有淤血块,即外邪侵入太少两经,阳气郁遏不伸所致,投柴胡桂枝汤调畅气机解郁散寒。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 陈明 主编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5-3 (重印) 三、寒热 周少逸医案:沈某某,男, 52 岁。因患慢性肾功能不全于 1982 年 10 月 19 日入院。患者今年 8 月 23 日午前始则形寒畏风,继之身热,体温℃(原基础体温℃ ~℃),闭塞流涕,微咳泛吐,次日病 发如前,伴有头痛,色质略淡,苔薄白润,咽红,脉浮滑带数。从外感论治,选用桑菊饮合银翘散 加减,连服两剂,咳嗽加频,任每日上午 9—10 时许先形寒畏风,体温逐渐上升至℃ ~℃,下午 3— 5 时得小汗出热退而安。在病发时查血疟原虫(一) ,白细胞 4400,中性 70,淋巴 26,嗜酸性 患者第五天加用青霉素连续 6 天,氨基苄青霉素 3 天,中药先以宣肺治咳,后用清肺透解法,病任 未已,纳减乏力。 9 月 10 日(即患病第 19 天)。根据其病因、病机、病程,认为仍属太阳少阳合病,  4。 治宜柴胡桂枝汤。处方: 柴胡 5 克,生黄芩、姜半夏各 10 克,红参 6 克(另煎冲入) ,桂枝 5 克,白芍 10 克,生甘草 3 克,生姜 3 片,大枣 5 枚。 服药当日,未发寒热,亦无畏风,精神好转,食量渐增,二便通调,脉来和缓,继后未在复燃。 (江苏中医杂志 1985; 4: 24) 按语:寒热往来为邪在少阳;畏风头痛、鼻塞、脉浮乃太阳証未罢。实属太少同病,故单用解表而不能愈。惟宜柴胡桂枝汤解表和里,太少同治,方为正治之法。 自按:柴胡桂枝汤由太阳表証和少阳半表半里証两部分症状组成。治太少合病每有奇效,是太少表里双解之轻剂。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 陈明 主编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5-3 (重印) 四、胃痛 张志明医案:郑某,男, 32 岁。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两年,

文档评论(0)

158****32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