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免疫学复习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名词解释: 1、免疫防御 immunological defense 指机体抵御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一种免疫保护过程或功能。 免疫防疫 epidemic immunization prevention 指采用人工方法将抗原或抗体制剂接种于机体,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以达到预防某些疾病的目的的做法。 2、主动免疫 active immunization 指机体免疫系统因自然获得或通过人工接种途径获得抗原性物质的刺激而发生类似于隐性感染时所发生的免疫应答过程,从而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现象。 3、被动免疫 passive immunization 指机体通过自然或人工途径获得由其它机体产生的抗体、某些生物因子(如细胞因子等)、免疫细胞等,进而获得一定的免疫力的现象。 4、内源性抗原 endogenous antigen 指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和肿瘤细胞合成的蛋白等。 5、外源性抗原 exogenous antigen 指来源于APC细胞外的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胞或细菌。 6、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指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进行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免疫生物学效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 7、免疫调理 immune opsonization 指抗体、补体、凝集素等免疫分子通过既与抗原结合又与吞噬细胞表面业已存在的相应受体如FcR和C3bR等结合的桥梁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异物的识别与吞噬的作用。 8、抗血清 antiserum 抗原免疫后的动物血清中含有大量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分子,称为抗血清。 9、抗毒素 antitoxin 机体针对毒素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称为抗毒素。 二、抗原的免疫原性及影响因素。 1、抗原的免疫原性指: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包括自身分子特性及其对动物的异物性、 受体动物的体质特性以及抗原进入机体的免疫方式等。 A、 抗原分子的特性 a. 异源性: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改变和隐蔽的自身物质(自身抗原) 。这些物质与宿主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b. 理化性状: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立体构象的复杂性;物理状态及可降解性。 免疫原性良好的物质分子量一般都在 10000 以上, 在一定条件下分子量愈高免疫原性愈强;分子量相同的分子,化学组成不同,其免疫原性也有差异;分子结构和空间构象愈复杂的物质免疫原性愈强; 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通常比可溶性抗原的免疫 原性强。 B、 宿主生物系统。不同种类动物对同一免疫原的应答差异很大,这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a. 受体动物的基因型。 b. 受体动物的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C、 免疫方法的影响 抗原进入体内的剂量、途径、次数、间隔时间以及免疫佐剂的选择和应用等因素都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关。 三、高效价抗体的获得。 再次应答和使用免疫佐剂。 再次应答的特点是:再次应答时 ,IgM产生的数量和在体内持续的时间与初次应答时大致相同;而IgG类抗体出现较初次应答时快,且含量显著升高,此类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强度较高,为高亲和力抗体。 四、抗体拮抗抗原的方式。 抗体的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产生的免疫分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清除相应抗原,抗体拮抗抗原入侵与危害的方式有: 1、 中和作用。抗体的 Fab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之后,直接发挥中和抗原作用。 如抗毒素中和外毒素,保护细胞免受毒素作用;病毒中和抗体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细胞。 2、局部黏膜免疫作用。SIgA 与细菌表面抗原结合,抑制细菌粘附宿主细胞,从而阻止细菌感染。 3、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抗体与抗原结合之后产生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对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4、免疫溶解作用。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之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对入侵抗原产生免疫溶解作用。 5、 免疫调理作用。抗体与特异性抗原结合之后可促进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杀伤、降解作用。 6、 ADCC。抗体与特异性抗原结合之后,表达有 IgG Fc 受体的 NK 细胞、M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通过与结合在靶细胞表面的抗体 Fc 结合而杀伤靶细胞。 五、补体激活后可发挥的生物学效应。 ? 细胞溶解作用。 补体系统活化后, 可在靶细胞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 导致靶细胞的溶解, 起重要的防御和免疫监视作用,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消灭病变衰老的细胞。 ? 免疫调理作用。 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和iC3b等都是重要的补体片段,它们一端与颗粒性抗原表面结合,另一端与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 清除免疫复合物。 补体成分可使已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解离或溶解,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